染色体组型是描述一个生物体内所有染色体的大小、形状和数量的图像。 下图是某人的染色体组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个体为三倍体,是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共同作用的结果 |
B.该个体的形成是亲代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或第二次分裂出现异常造成的 |
C.该个体的形成只和他母亲有关 |
D.如果该个体为色盲患者,则亲代中一定有色盲患者 |
利用不同浓度的维生素K2(VK2培养肿瘤细胞72h后,测定肿瘤细胞凋亡率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的表达情况(以转录形成的mRNA相对值表示),结果如下
下列叙述中,最合理的是
A.肿瘤细胞在没有VK2诱导的情况下不会凋亡 |
B.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最适VK2浓度为40umol/L |
C.VK2诱导细胞凋亡可能与bcl2基因表达减弱有关 |
D.bax基因稳定表达使VK2失去诱导细胞凋亡作用 |
下列是一组动物活细胞有丝分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b图细胞将出现细胞板,并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
B.c图细胞核中染色体数和DNA数相等 |
C.d图细胞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
D.上述细胞在细胞周期中出现的顺序是a→c→d→e→b |
PCNA是一类只存在于增殖细胞的阶段性表达的蛋白质,其浓度在细胞周期中呈周期性变化(如图),检测其在细胞中的表达可作为评价细胞增殖状态的一个指标。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PCNA经核糖体合成,主要在细胞核内发挥作用 |
B.曲线表明PCNA可能辅助DNA复制 |
C.高等动物细胞中PCNA可能与中心体在分裂前期的复制有关 |
D.癌细胞内的PCNA含量较正常细胞高 |
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某种细胞一段时间后,再移至普通培养基中培养,不同间隔时间取样,进行放射显影,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统计标记细胞的百分数,图中A:细胞核开始被标记;B:一个被标记细胞X开始进入分裂期;C:细胞X着丝点开始分裂;D:细胞X分裂成两个子细胞,被标记细胞数目在增加;E:标记细胞第二次进入分裂期;F:被标记细胞的比例在减少;G:被标记细胞的数目在减少。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细胞分裂一次平均经历的时间为7h |
B.图甲中BC段DNA分子稳定性最低,适于进行诱发突变 |
C.被标记的细胞比例减少的根本原因是DNA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在普通培养基中,新合成的脱氧核苷酸链都是没被标记的 |
D.图乙分裂状态位于图甲的CD期的前段,细胞内含有4个染色体组 |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由一个着丝粒相连的两条染色单体所携带的基因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是
A.复制出现差错 |
B.发生过交叉互换 |
C.联会发生紊乱 |
D.发生了自由组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