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问题:
(1)下图表示棉花的根、芽、茎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作用下的生长情况单独观察图中一条曲线,能说明 , .
(2)脱落酸能抑制____________________,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主要分布在______
(3)某棉农获知脱落酸可促进叶片脱落的原理后,采收前在棉田喷施了一定量的脱落酸,试图除去棉花叶片便于机械采收,但效果不明显。为探究其原因,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
实验假设: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
实验方案:取若干长势相同的,处于生殖生长末期的棉花植株,均分成甲、乙、丙三组,做下图所示的处理,观察三组植株叶片脱落的先后。
根据科学实验原则,上图中X处应放置 ,则乙丙两组的实验变量是 。
预测三组植株的落叶情况,得出实验结论:
若 ,则假设成立;
若 ,则假设不成立。
(4)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除了防止落花落果外,还有 (至少两项)。
下图一表示A、B两种植物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图二表示将A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A植物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图一中,在长时间连续阴雨的环境中,生长受到显著影响的植物是 。光照强度为w时,A植物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 (大于/等于/小于)B植物。
(2)图二中,b点与c点相比较,b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 (高/低/基本一致)。
(3)图一中,当光照强度为w时,比较植物A、B的有机物积累速率M1、M2的大小和有机物合成速率N1、N2的大小,结果应分别为M1________M2,N1 _____N2(大于/等于/小于)。
已知某哺乳动物棒状尾对(A)对正常尾(a)为显性;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黄色毛(Y)对白色毛(y)为显性,但是雌性个体无论基因型如何,均表现为白色毛。三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请回答:
(1)如果想依据子代的毛色就能判断出性别,则可能的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有 。
(2)如果一只黄色个体与一只白色个体交配,生出一只白色雄性个体,则再生出一只白色雄性个体的几率是 。
(3)如果一只表现型为黄色棒状尾和一只白色棒状尾的亲本杂交,表现型为雄性3/8黄色棒状、1/8黄色正常、3/8白色棒状、1/8白色正常;雌性3/4白色棒状、1/4白色正常。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
(标明亲本的雌雄)。
(4)若这种哺乳动物成为人们的宠物,且白色卷毛棒状尾的个体受人们普遍欢迎,理论上此动物种群中的基因 (填字母)的频率会逐渐升高。
某种自花受粉、闭花传粉的植物,其花的颜色为白色。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Ⅰ.自然状态下该种植物一般都是_________(纯合子/杂合子);若让两株相对性状不同的该种植物进行杂交时,应先除去母本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然后在进行人工异花传粉的过程中,需要套上纸袋,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现发现这一白花植株种群中出现少量红花植株,但不清楚控制该植物花色性状的核基因情况,需进一步研究。
(1)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且红花植株自交后代中红花植株均为杂合子,则红花植株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花色由D、d,E、e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基因型为DdEe的植株,其体细胞中相应基因在DNA的位置及控制花色的生物化学途径如下图:
①DNA1所在染色体上的基因不能全部表达,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
② 该植株花色为_________________,其体细胞内的DNA1和DNA2所在的染色体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
③ 该植株自交时(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现象)后代中纯合子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控制花色的基因遗传____________(是/不是)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如图表示某高等植物细胞中基因表达的过程,“→”表示物质转移的路径和方向,请仔细观察和分析图解,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rbcs基因表达的产物是SSU,Cab基因表达的产物是LHCP.在基因表达的过程中,图中的Ⅱ、Ⅲ、Ⅳ代表的物质或结构依次为 , , .
(2)图中Ⅴ是叶绿体中的小型环状DNA,Ⅴ上的基因表达的产物是LUS,物质Ⅵ具有催化某种高分子物质合成的作用,则Ⅵ是 .
(3)据图可知,基因表达过程中转录发生的细胞部位是 ,翻译发生的细胞部位
是 .
(4)据图可知,合成的LHCP参与光合作用的 反应.由SSU和LUS组装成的Rubisco催化CO2+C5→2C3反应的过程,则Rubisco存在于 中.
将玉米体内控制合成某种酶A的基因导入水稻体内后,测得在适宜温度下,光照强度对转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的气孔导度及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程度越高)
(1)CO2通过气孔进入叶肉细胞后,首先与C5结合而被固定为 ,固定产物的还原还可以为光反应提供 以保证光反应持续进行.
(2)光照强度为0﹣8×102μmol•m﹣2•s﹣1时,影响原种水稻和转基因水稻的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 .与原种水稻相比,转基因水稻更加适合种植在 环境中.
(3)分析图中信息,酶A所起的作用最可能是促进 反应(填“光”或者“暗”)阶段从而提高光合作用速率.
(4)经检测,转基因水稻与原种水稻相比,呼吸速率并未改变,在该适宜温度下,光照强度为12×102μmol•m﹣2•s﹣1时,转基因水稻的光合速率约为 μmol•m﹣2•s﹣1.
(5)转基因水稻的培育需要借助的三种工具分别是 、DNA连接酶
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