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这首词,完成小题。
唐多令    邓剡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注】邓剡,字光荐,号中斋,文天祥的同乡和朋友。本词为南宋灭亡之后,邓剡被俘,过建康(今南京)所写。
上片中“堪恨西风吹世换”一句语意双关,请简要分析。
下片中“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一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一词多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李清照晚年寓居于都城临安时写的词,完成小题。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根据词的知识判断,横线处应填的句子是()

A.酒朋诗侣 B.谢他酒朋诗侣 C.酒朋诗友 D.谢酒朋诗侣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此句既写出早春时节的自然特点,又反映出词人内心对国事的忧虑。
B.词的上阕突出了自己无心欢度元宵节的愁情;下阕以强烈的对比反映出自己今昔大不相同的心境。
C.全词以元宵为焦聚点展开记叙,思路由今而昔再到今。今昔对比,以乐景写哀,以他人反衬,益增悲慨。
D.这首词指斥了南宋统治者沉湎于醉生梦死之中的腐化生活。

阅读辛弃疾《摸鱼儿》,完成小题。(5分)
摸鱼儿
辛弃疾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阑,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注】①长门事: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别居长门宫。陈皇后闻司马相如文名,奉黄金百斤,请司马相如写《长门赋》代为陈情,武帝阅后深为感动,陈皇后复得宠幸。②蛾眉曾有人妒:屈原遭奸臣妒忌和排挤。被放逐后,屈原在《离骚》中将此事比成“蛾眉”(美貌女性)遭妒。
杨玉环、赵飞燕曾以美貌受唐玄宗、汉成帝宠幸,但都死于非命,所以词中“玉环飞燕皆尘土”的寓意是什么?(2分)
这首词的主题集中体现在一个“愁”字上。“愁”指什么?为什么说“闲愁最苦”?(3分)

阅读汪国真的《假如你不够快乐》,完成小题。
假如你不够快乐
也不要把眉头深锁
人生本来短暂
为什么 还要栽培苦涩
打开尘封的门窗
让阳光雨露洒遍每个角落
走向生命的原野
让风儿熨平前额
博大可以稀释忧愁
深色能够覆盖浅色
结合诗歌内容指出“稀释”和“覆盖”两个词语的意思。(3分)
稀释:⑵ 覆盖:
“忧愁”是什么?诗人认为应该怎样对待忧愁?(3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①黄鹤楼:故址在今武汉长江大桥桥头,因相传仙人乘黄鹤过此而得名。②万岁山:北宋京城汴梁内皇帝营造的精美宏伟的假山。③蓬壶殿:汴梁内宫殿名。④膏锋锷:血肉浸透刀剑。
本词上片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择一种作具体赏析。
简要归纳本词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开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
诗人笔下的岳阳楼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判断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并做简要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