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3年1月,习近平作出批示,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材料一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通过微距镜头这种新颖的拍摄手法让我们从不同角度去发现、了解一个微观的世界,展现事物的结构美,把“吃”还原到了家庭、乡村、社群、邻里关系,还原到了传统,还原到了人最本真的生活状态之中,从而表现中国饮食的文化内涵。一些经典的美食文化经过现代诠释变得通俗易懂,观众在纪录片中找到了情感的寄托和精神的共鸣,使得它成为“代表中国纪录片当下创作、创新、发展的新标杆。”
(1)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为什么能够代表中国纪录片的新标杆。
材料二 据调查,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这种“舌尖上的浪费”引起人们的关注。2013年春节,全国各地纷纷开展“光盘行动”:政府部门取消团拜宴请、餐馆鼓励打包剩菜、消费者理性点菜。
(2)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请你谈谈树立节约消费观的意义。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科技的作用和影响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文化创新的途径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2011年上半年以来,我国生产制造业面临着人力成本上涨、招工难、原材料上涨、人民币升值等多重挑战,许多小型和微型企业陷入停工和半停工状态。为此,不少民营企业家呼吁:希望国家尽快出台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扶持政策,如果输血晚了,救也救不回来了。
材料二:考虑到小微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科技创新与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及当前一些小微企业的实际困难,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措施,如减半征收所得税、提高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等,引导和帮助小微企业根据市场变化要求调整产业结构、稳健经营、增强盈利能力和发展后劲。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评析民营企业家的这一呼吁。
(2)材料二中政府的救企措施是如何体现一切从实际出发和实事求是的?

6月23日下午,北京迎来一场强降水,使不少路段由于严重积水已处于瘫痪状态,到处都是“汪洋大海”。很多城市建设规划中“重地表,轻地下”、“重面子,轻里子”、“重领导、轻群众”的弊病在暴雨中暴露无遗。高楼林立、光鲜亮丽的城市地上建设无疑让“繁荣”和“政绩”一览无余,而排水管网等看不见、摸不着的地下隐蔽工程却很难让有关部门用心。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政府在城市建设中应怎样尽到自己的责任。
(2)城市变为“汪洋大海”对政府有何哲学启示?

材料一自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来,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少数民族代表的比例都高于少数民族人口的比例。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11名,接近代表总数的百分之十四。值得注意的是,每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人口特少的少数民族至少都有一名代表。在西藏,世代生活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珞巴族,人口不足三千人,也拥有一名全国人大代表。
  材料二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向西部地区对口支援,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1994~2001年,15个对口支援省和中央各部委无偿援建西部地区716个项目,资金投入31、6亿元人民币。除中央政府投资外,2011年,19个省市对口援疆资金总规模将超过100亿元。
  材料三为加快西部地区和民族自治地方的发展,中国政府于2000年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国5个自治区,27个自治州以及120个自治县(旗)中的83个自治县(旗)被纳入西部大开发的范围;还有3个自治州参照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6年来,西部地区陆续新开工60个重大建设工程,投资总规模约8500亿元人民币。
 (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哪些基本原则?这些基本原则是怎样体现的?
(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上述基本原则内在联系的认识。

2009年8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高举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旗帜,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坚定自觉地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坚定自觉地促进改革发展和社会和谐。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强调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和而不同”是中国人自古尊崇的处世之道。“和而不同”的意思是说,要承认“不同”,在“不同”基础上形成的“和”(“和谐”或“融合”),才能使事物得到发展。如果一味追求“同”,不仅不能使事物得到发展,反而会使事物衰败。
我国著名人类学家、民族学家费孝通指出,承认不同但是要“和”……这种“和而不同”思想,将是世界多元文化必走的一条道路。
(1)如何正确认识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
(2)在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时,如何做到“和而不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