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能通过细胞表面的CD4(一种受体蛋白)识别T细胞(如图甲),如果给AIDS患者大量注射用CD4修饰过的红细胞,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如图乙)。 因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增殖,红细胞成为HIV的“陷阱细胞”。这为治疗AIDS提供了新的思路。据材料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甲 乙
A.HIV侵染T细胞会引发免疫缺陷综合征 |
B.红细胞可作为“陷阱细胞”与其结构有关 |
C.入侵到红细胞的HIV随红细胞凋亡后会被免疫系统清除 |
D.T细胞与红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相同 |
下列物质不存在于正常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A.尿素 |
B.氨基酸 |
C.呼吸酶 |
D.钠离子 |
下图表示真核细胞细胞核内某种遗传信息流动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间期一定有该过程发生,衰老细胞中不再发生该过程 |
B.图示能表示成熟的水稻叶肉细胞某基因的基因表达全过程 |
C.图中的4代表核糖体,细胞中的3一般有20种 |
D.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过程中都一定会发生图示过程 |
下列有关遗传、变异、生物进化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其后代一定有4种表现型和9种基因型 |
B.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不一定会形成新物种 |
C.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可引起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
D.一个随机交配的足够大的种群中,某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0.36,则该种群繁殖一代后杂合子Aa的频率是0.32 |
目前市场上食用的香蕉均来自三倍体香蕉植株,如图所示为某三倍体香蕉的培育过程。下列叙述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①“无子香蕉”培育过程的原理主要是基因重组
②图中染色体加倍的原因是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受阻
③野生芭蕉和四倍体有子香蕉虽能杂交,但它们仍然存在生殖隔离
④若图中无子香蕉3n的基因型为Aaa,则有子香蕉4n的基因型可能为Aaaa
⑤该过程所发生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之一
⑥该育种方法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A.①②③④⑤⑥ | B.②③④⑤ | C.①④⑤ | D.④⑥ |
下图是利用野生猕猴桃种子(aa,2n=58)为材料培育无籽猕猴桃新品种(AAA)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③和⑥都可用秋水仙素处理来实现
B.若④是自交,则产生AAAA的概率为1/16
C.AA植株和AAAA植株是不同的物种
D.若⑤是杂交,产生的AAA植株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