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同学画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处于分裂间期时的模式图,根据此图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图中出现了两处明显的错误,体现在结构2和4上 |
B.被称为有机物合成“车间”的结构是5 |
C.在细胞分裂末期,7的活动会增强,合成结构8 |
D.如果用一定手段破坏7所示的结构,细胞可能会出现多个结构9 |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肝细胞膜上的胰高血糖素受体缺乏,可导致低血糖 |
B.线粒体是肌肉细胞产生二氧化碳的唯一场所 |
C.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和代谢中心 |
D.分泌蛋白合成越旺盛的细胞,其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越快 |
下图为某地稻田生态系统碳元素转移示意图,箭号和字母分别表示碳元素传递方向和转移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调查丁中的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用样方法 |
B.水稻生长期,该生态系统碳元素转移量关系为a=b+c+e |
C.丙中的生物可组成多条食物链 |
D.水稻和藻类分别占据不同空间有利于a增加 |
栽培番茄含有来自野生番茄的Mi-1抗虫基因,它使番茄产生对根结线虫、长管蚜和烟粉虱三种害虫(侵染番茄的根部)的抗性。下列相关推论错误的是()
①Mi-1抗虫基因的产生是野生番茄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
②长期种植含Mi-1基因的番茄,土壤中根结线虫的数量会越来越少
③能在含Mi-1基因的番茄植株上生长的长管蚜和烟粉虱种群基因频率会发生变化
④三种害虫与番茄之间的寄生关系促进了它们的协同进化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团头鲂(2n=48)是我国一种名贵淡水鱼类。研究人员用低温处理野生型团头鲂一定数量的次级卵母细胞,使其不分裂出极体(姐妹染色单体已分开);这些次级卵母细胞在室温下最终发育成团头鲂。新培育的团头鲂多数为纯合子,少数为杂合子。新培育的团头鲂()
A.与野生型团头鲂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
B.纯合子的基因型都相同 |
C.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4 |
D.杂合子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染色体交叉互换 |
研究人员从木耳菜中提取出过氧化物酶(POD),分别与四种不同酚类物质及H2O2进行催化反应,结果如下图所示,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图1所示的实验目的是探究不同酚类物质的不同浓度对POD活性的影响
B. 当底物浓度为0.08 mmol·L-1时,POD催化酚类2的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酚类3
C. 由图2可知,H2O2浓度过高会抑制POD的活性,降低浓度后POD活性就会恢复
D. H2O2对POD活性的影响与温度和pH对POD活性的影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