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实验小组将玉米幼苗置于一密闭容器内,测定温度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影响(用容器内CO2的变化量表示)。实验结果如下(“+”表示增加,“-”表示减少),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45 |
| 适宜光照 |
-12 |
-17 |
-23 |
-26 |
-35 |
-26 |
-24 |
-15 |
| 黑暗 |
+6 |
+11 |
+18 |
+25 |
+35 |
+40 |
+32 |
+20 |
A.由表中数据可知,光合作用酶和细胞呼吸酶的最适温度相同
B.在适宜光照下,35℃时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
C.由表可知,在适宜光照下,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温度是30℃
D.在黑暗情况下,叶肉细胞内无ATP的形成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 |
| B.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 |
| C.大肠杆菌吸收K+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 |
| D.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载体蛋白才能进入细胞,并消耗能量 |
有关下图所示的四种不同生物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种细胞的细胞壁都可用纤维素酶完全水解 |
| B.乙为低等植物细胞,细胞中的核糖体和叶绿体均含RNA |
| C.丙既不属于原核生物,也不属于真核生物 |
| D.丁的细胞中无线粒体却能进行有氧呼吸 |
某种酶是由419个氨基酸形成的蛋白质。科学家利用生物技术做出5种不同长度的该酶的片段,并分别测定其活性如图所示,分析该酶最可能具有活性的部分是()
| A.第1号氨基酸到第43号氨基酸 |
| B.第44号氨基酸到第85号氨基酸 |
| C.第196号氨基酸到第419号氨基酸 |
| D.第197号氨基酸到第302号氨基酸 |
为测量植物细胞膜的通透性,以胡萝卜(液泡中含有花青素)为材料进行下列实验:将不同切片放在不同温度的蒸馏水中处理1 min取出,再分别放在清水中浸泡1 h而获得不同的切片浸出物溶液,通过测量这些溶液的吸光度计算浸出物溶液的花青素含量,结果如图所示。对这个实验方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缺乏对照组实验 |
| B.缺乏对等量原则的描述 |
| C.所选择的测量指标不能反映浸出物溶液中花青素的含量 |
| D.实验目的是测量浸泡时间对植物细胞膜的透性影响 |
下列关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实验中应分别加入甲基绿和吡罗红 |
| B.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
| C.该实验用口腔上皮细胞而不用叶肉细胞,是因为叶肉细胞不含RNA |
| D.盐酸有利于染色质中DNA与蛋白质分开,不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