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马无夜草不肥”,是有其科学依据的,生物体内有一种被称为“BMALI”的蛋白质,能促进脂肪堆积,这种蛋白质在白天减少,夜间增多。下列相关说法合理的是( )
A.如果人在白天多进食可能比在夜间多进食更容易发胖 |
B.马吃夜草长肥是因为夜间的草更有营养 |
C.马在白天吃草,但物质的转化发生在夜间 |
D.蛋白质“BMALI”可能会促进糖类、蛋白质转化为脂肪 |
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无论是低等还是高等生物都可能发生突变 |
B.生物在个体发育的特定时期才可发生突变 |
C.突变只能定向形成新的等位基因 |
D.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利的 |
人工获得多倍体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是
A.用物理射线处理植物 | B.对远缘杂交的后代进行连续自交选择 |
C.用花药培育获得植物 | D.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
可以改变原有基因结构从而创造出新品种的育种方法是
A.诱变育种 | B.杂交育种 | C.多倍体育种 | D.单倍体育种 |
人体细胞内含有抑制癌症发生的P53基因,已知限制酶E识别序列为CCGG,若用限制酶E分别完全切割正常人和患者的P53基因部分区域(见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与正常人相比,患者在该区域的碱基对发生改变,由T-A替换了正常的C-G,这种变异被称为基因突变 |
B.正常人p53基因经限制酶![]() |
C.患者p53基因中有一个限制酶E的识别序列发生突变,且突变点位于识别位点内,这样患者就只有一个限制酶E的识别序列,切割后产生两种片段 |
D.如果某人带有一个正常P53基因和异常P53基因的携带者,则经限制酶E完全切割后,共五种片段, |
某植物种群中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若该种群植物全部自交,后代中AA、aa基因型个体出现的频率以及A、a基因频率分别为( )
A.42.5%、32.5%、55%、45% B.55%、45%、55%、45%
C.42.5%、32.5%、45%、55% D.55%、45%、4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