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后,小华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发现把火柴头放在凸透镜焦点处一段时间后,火柴会被点燃。他想进一步探究不同的透镜对火柴的点燃效果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们讨论后,他们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
猜想1:凹透镜也能点燃火柴;
猜想2:点燃火柴的快慢与凸透镜的焦距大小有关;
猜想3:点燃火柴的快慢与凸透镜的直径大小有关。
(1)根据所学知识,他们经过讨论,判断猜想1是错误的。你认为他们判断的依据是     
(2)为了验证猜想2是否正确,他们选用直径相同而焦距不等的凸透镜进行多次实验,发现火柴被点燃的时间基本相等。这说明猜想2是     的。
(3)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猜想3是否正确,简述你的实验方案。
简要做法:     
如何判断: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两实验小组使用规格完全相同的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如图甲所示,利用实验数据分别绘制了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 a b ,如图乙所示。

(1)从图乙发现,两组实验中将水从 90 ° C 加热至沸腾所用的时间不同,原因是水的   不同。

(2)实验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为    ° C

(3)由实验可知,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   

小韩用如图1甲所示的电路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电源电压恒为 3 V ,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2 . 5 V ,正常发光时电阻约为 10 Ω

(1)用笔画线表示导线,选好电流表量程,将图甲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前,为了保护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应置于   (选填" C "或" D " ) 端。

(3)闭合开关后,小灯泡不发光,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为 3 V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小灯泡   (选填"短路"或"断路" )

(4)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到某一点,电压表示数如图1乙所示,此时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    V ,若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此时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选填" C "或" D " ) 端移动,根据该同学实验得到的如图2所示的 I - U 图象,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5)小韩还想用标有" 600 res / ( kW · h ) "的电能表测出一个电灶的电功率。测量时关闭其他用电器,只让电灶单独工作,发现 6 min 电能表的转盘转过 120 r ,则这段时间电灶消耗的电能是    J ,电灶的功率为    W

小李同学想要利用如图13所示的装置来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1)在探究"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时,应保持小车的   相同,让小车从斜面上   (选填"相同"或"不同" ) 的高度滑下,以不同的速度推动木块移动。

(2)本实验运用了两种研究方法:一是   ,二是转换法。就本题来说用木块   来反映小车动能大小的方法就是转换法。

他在实验的过程中又发现只要去掉木块,就可以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如图2所示,他将毛巾、棉布和玻璃分别铺在水平面上,让小车分别从斜面上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

(3)每次均让同一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   

(4)实验发现,小车在玻璃面上运动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最   ,进一步推理得出:如果小车运动时不受阻力,小车将做   运动。

小兰看到教学楼对面的玻璃幕墙把太阳光反射到教室里,她想光在反射时会遵循怎样的规律?于是她利用平面镜、可向后折的纸板、量角器和激光笔进行如图甲和乙的实验。

(1)由图甲可得出给论 FON    EON (选填" < "、" = "或" > " )

(2)如图乙将纸板 NOF 向后折,纸板上   (选填"能"或"不能" ) 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3)在图甲中当光沿 FO 的方向射入 O 点时,光线会沿着 OE 的方向射出,说明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小明早餐常吃一个煮鸡蛋。他想知道一个生鸡蛋的密度,但发现实验室的量筒口径太小,无法测量鸡蛋的体积,他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1)请你按照小明的实验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度盘如图甲所示,他应该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天平平衡;

②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为 65 . 8 g

③在烧杯中装适量的水,把鸡蛋放入水中,鸡蛋下沉至杯底,如图乙;

④如图丙所示,小明的操作是   

⑤取出鸡蛋,用调好的天平测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丁所示,天平的读数为    g

⑥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戊所示,量筒的读数为 96 mL

⑦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    kg / m 3 ,即为鸡蛋的密度。

(2)小明利用上述方法测出的盐水密度   (选填"偏大"或"偏小" ) ;小明同学很快想到,不需要增加器材,也不需要增加额外的步骤,只要将实验步骤的顺序稍加调整,就会大大减小上述误差。小明同学调整后的实验步骤顺序是   (填写实验步骤前的序号)。

(3)按照上面所述实验过程,请你帮助小明证明鸡蛋的密度等于盐水密度。(推导过程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