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
A. | 用酒精浸泡捣烂的某些植物的花瓣制酸碱指示剂 |
B. | 水变油 |
C. | 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制汽水 |
D. | 用碎鸡蛋壳和醋精(只要成分是醋酸)制二氧化碳 |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某物质质量变化关系的是
A.将生锈铁钉放入过量的稀盐酸 |
B.将一定质量的红磷放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
C.将等质量的镁和铝分别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 |
D.向氢氧化钠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稀硫酸 |
按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关实验,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比较红磷、白磷着火点 | B.定量测定化学反应速率 |
C.除去废气中的CO2,并收集CO | D.验证CaO和水反应的热效应 |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杂质的方法 |
A |
Cu |
Fe |
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
B |
KCl溶液 |
K2CO3 |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
C |
NaNO3溶液 |
Na2SO4 |
加入过量硝酸钡溶液,过滤 |
D |
CaCl2溶液 |
HCl |
加入过量碳酸钙,过滤 |
下列一步转化中,必须与酸反应才能实现的是
A.CaCO3→CO2 | B.Fe2O3→FeCl3 | C.Zn→ZnSO4 | D.BaCl2→BaSO4 |
右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
B.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15% |
C.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
D.t2℃时,将5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为150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