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乙酸是一种消毒剂.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某医疗小组分队用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对环境进行消毒.
(1)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
.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填最简单整数比).
(2)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600kg.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乙酸溶液kg.
(3)配制的主要步骤是计算、量取、
图Ⅰ是小红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
实验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 mL的蒸馏水,各滴入1滴~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1)E试管中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的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1)向容积为250 mL的细颈玻璃容器A(如图所示)中加水至虚线处,再滴几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A中的现象是______,说明______。
(2)继续向A中加酒精至凹液面最低处正好与刻度线相切,塞紧玻璃塞,将A中的液体倒转摇匀,重复两次,静置一段时间后A中的现象为______,说明______,仪器细颈部分作用是_____________。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试根据上表回答下列问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_____。
(2)属于第4周期的元素有(填元素名称)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3)妍妍同学考查后发现,第3周期开头的是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下同),靠近尾部的是________元素。
(4)每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向右排列所遵循的一条规律是_____________;则表中x=________;若某种钙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则它的中子数为________。
(5)利用元素周期表,人们对元素的认识进入全新时期。最近科学家宣布人工制得了第118号元素,此元素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_。
已知锶元素的符号为Sr,锶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问:
(1)锶原子核电荷数为________,锶元素位于第________周期。
(2)锶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图中________(填序号)元素的化学性质最相似,它们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易________(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离子,形成的锶离子符号为________。
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若用B、F组成制取某气体的装置,写出制取此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
若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除发生装置外,还应选用D装置,并在该装置中盛放 试剂,(填写试剂名称).如果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 端进入(填“①”或“②”)。
(3)乙炔(C2H2)是无色、无味、易燃的气体,乙炔的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乙炔(C2H2)气体和氧气反应能产生高温火焰,工人师傅常用氧炔焰切割或焊接金属。乙炔由碳化钙(块状固体)与水反应生成,同时生成一种白色固体。已知碳化钙与水反应非常剧烈。实验室欲制取并收集纯净的乙炔,要求做到节约、安全、随时发生、随时停止,你选择的装置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