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是鲁迅先生的作品。前者是小说,选自《呐喊》;后者是散文,选自《朝花夕拾》。 |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按体制分“风”“雅”“颂”三类,常用“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
C.战国时的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采取层层推理论证的方法,通过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结尾概括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 |
D.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成功地塑造了夏洛克这一唯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的形象,他的悲剧代表作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 |
下列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的关系不是1∶2的是
A.O3+2KI+H2O===2KOH+I2+O2 |
B.3NO2+H2O===2HNO3+NO |
C.3S+6NaOH===Na2SO3+2Na2S+3H2O |
D.4HCl(浓)+MnO2![]() |
欲配制下列四种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其中能配制成功的是
A.NH4+、NO3-、Al3+、Cl- | B.Na+、CH3COO-、K+、NO3- |
C.MnO4-、K+、SO42-、Na+ | D.Ca2+、Mg2+、HCO3-、CO32- |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 CaCO3+2H+===Ca2++CO2↑+H2O |
B.硫酸铵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2++SO42-=== BaSO4↓ |
C.CO2通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 CO2+2OH-=== CO32-+H2O |
D.CuO与盐酸反应:CuO+2H+===Cu2++H2O |
能用H++OH-=H2O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 | B.Ba(OH)2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
C.澄清石灰水和稀硝酸反应 | 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还原剂失去电子变成还原产物 |
B.氧化剂被氧化成还原产物 |
C.氧化剂是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 |
D.还原剂是化合价下降得到电子被氧化的物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