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4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
| 池塘编号 |
捕食者数量/只 |
蝌蚪存活率 |
|
||
| 甲 |
乙 |
丙 |
|||
| 1 |
0 |
87 |
7 |
40 |
|
| 2 |
2 |
58 |
30 |
25 |
|
| 3 |
4 |
42 |
32 |
11 |
|
| 4 |
8 |
20 |
37 |
10 |
|
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
B.蝌蚪的种间斗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
C.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斗争可能导致乙消失
D.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
图11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Ⅰ、Ⅱ、11、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Ⅰ是初级消费者 |
| B.Ⅳ为分解者 |
| C.E1为太阳能,E2为热能 |
| 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 |
下图表示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Na+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曲线a代表低Na+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 |
| B.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不同,海水中Na+浓度高的静息电位高 |
| C.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 |
| D.低Na+海水中神经纤维静息时,膜外Na+浓度低于膜内 |
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 A.寒冷时出现寒颤 |
| B.因天气炎热中暑 |
| C.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 |
| D.口渴,排尿减少 |
右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和②都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 |
| B.过程①和都③只发生在酵母细胞的线粒体中 |
| C.过程③和④都需要氧气的参与 |
| D.过程①~④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 |
甲、乙、丙是同一物种的三个种群,其年龄组成见表。三个种群年龄结构的类型为
| 17年龄期 |
个体数 |
||
| 甲 |
乙 |
丙 |
|
| 幼年期 |
600 |
400 |
200 |
| 成年期 |
400 |
400 |
600 |
| 老年期 |
200 |
400 |
600 |
A.甲是增长型,乙是稳定型,丙是衰退型
B.甲是稳定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
C.甲是增长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
D.甲、乙、丙三个种群都是稳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