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据1913年9月5日《大公报》记载:“近来法庭诉讼,男女之请离婚者,实繁有徒,此皆前所未有,而亦社会所不乐为者也。”这说明当时

A.妇女地位逐渐提高 B.家庭观念丧失殆尽
C.大众赞同离婚行为 D.婚姻方式彻底变化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邓小平认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邓小平在这里所指出的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方向是

A.社会主义社会化大生产 B.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
C.适度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D.家庭经济与集体经济相结合

1985年邓小平说:“现在世界上真正的大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这里的“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指

A.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问题 B.美苏争夺全球战略资源的问题
C.制约中国西部开发问题 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较量问题

下图是依据杜恂诚《中国近代经济史概论》绘制的《1936年中国国内商品市场商品值所占比例示意图》。它表明

A.中国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根本变化
B.中国经济以农业为主且工业化水平低
C.商品供给因城市化水平大大提高而扩大
D.中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主要粮食产地

孙中山在1924年8月出版的《三民主义》一书中认为,民权应包括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和复决权四个方面。这一解释的本质意义在于

A.建立真正意义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B.实践美国林肯民有、民治和民享思想
C.在中国境内实现各民族一律平等
D.真正实现民主权利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1912年3月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制定与颁行的。它既规定了总统各项实际权力,又极尽可能地赋予参议院和国务员各种广泛的权力和实际的责任。这表明该法

A.是当时各政治派别妥协的产物
B.旨在确保各政治派别和各阶层的利益
C.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思想
D.具有典型的因人设法的工具主义倾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