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货殖列传》载:“《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财匮少则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司马迁认为
A.西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制度 |
B.秦汉行重农抑商政策 |
C.耕种、开采、加工、交换本末有别 |
D.农工皆本,经济民生 |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随后出现的“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反映了“总路线”
A.以阶级斗争为纲 | B.违背了人民的意愿 |
C.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D.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
1948年12月,中共中央批转陈云同志关于接管沈阳的经验,陈云还向中央建议各战略区都组织接管大城市的班子,以便依次执行接管任务。下列判断最恰当的是( )
A.这是按中共七大精神办事 |
B.这是按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办事 |
C.接管沈阳的经验为七届二中全会提供了借鉴 |
D.这是三大战役胜利的结果 |
宣传画能折射时代风貌。下列宣传画中,反映20世纪60年代中国社会情况的是()
在全国对外开放新格局中居于“龙头”地位的是
A.沿海开放城市 | B.沿海经济开放区 | C.经济特区 | D.内地开放城市 |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相同点是
A.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
B.深化了改革开放 |
C.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 |
D.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