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货殖列传》载:“《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财匮少则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司马迁认为
| A.西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制度 |
| B.秦汉行重农抑商政策 |
| C.耕种、开采、加工、交换本末有别 |
| D.农工皆本,经济民生 |
“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这一重要共识是
| A.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 |
| B.两岸同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 C.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
| D.允许台湾居民回大陆探亲旅游投资 |
2007年12月4日全国法制宣传日的主题为“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国”。把“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是在
| A.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B.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 |
| C.1997年中国共产党“十五大 ” | D.1999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 |
周恩来说:“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因素是
| A.民族团结与平等的历史传统 | B.民族共同繁荣的经济任务 |
| C.杂居融合的现实国情 | D.各民族反侵略的政治需要 |
中国人的政治智慧是无与伦比和无限美妙的。周恩来教会人类怎么为人处世;邓小平教会人类怎么解决恩怨情仇。符合该材料主题的理论或政策分别是
| A.求同存异、四项基本原则 |
|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国两制 |
|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 D.求同存异、市场经济理论 |
2011年 3月10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徐显明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改革开放前我国只有两部法律,如今已形成了239 部法律。”“两部法律”的一部是《婚姻法》,另一部是
| A.《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 C.《刑事诉讼法》 | D.《民事诉讼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