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中国沿海及内河沿岸的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品很多带有一个“洋”字,如洋火、洋油、洋布等;而内陆乡村依然是“昼出耕田夜织麻”,农民主要靠家庭纺织业与手工作坊来解决生活的基本需求。这说明当时
| A.乡村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 B.社会生活新旧并存 |
| C.生活方式没有地区差异 | D.城市仍处封闭状态 |
2006年是哥伦布逝世500周年,下列对他探险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牙是资助他的国家 | B.轮船是他的远航工具 |
| C.太平洋是他的探险区域 | D.发现美洲新大陆是他的成就 |
明清时期涌现出许多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其中最著名的有
| A.徽商与川商 | B.徽商与晋商 |
| C.粤商与晋商 | D.徽商与京商 |
下列对明清丝织业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我国丝织业的鼎盛时期 |
| B.在苏州杭州都设织造局,专门生产宫廷消费的丝织品 |
| C.明中期发明了花楼机 |
| D.提花在内的丝织技术已相当成熟 |
清初诗人屈大均有诗:“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这首诗说明清初
①官府垄断对外贸易
②丝织品是主要出口商品
③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④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18世纪形成的英国内阁和明朝内阁相比,二者的最大区别在于( )
| A.决策形式不同 | B.人员选拔不同 |
| C.机构性质不同 | D.行政方式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