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普遍认为,哥伦布是“一个将要统治世界的慈善的白人帝国主义之父和一个晚近(最近)被推举为天主教圣徒的候选人”。由此可推测,欧洲主流教科书在叙述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作用时重点写
①确立欧洲对世界的统治 ②传播天主教
③掠夺金银财富 ④推动商品输出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③④ | D.①②④ |
“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条“相反的道路”的起点是
A.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 B.南昌起义 |
C.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 D.八七会议 |
有誓词称:“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誓词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A.解放战争 | B.辛亥革命 | C.抗日战争 | D.北伐战争 |
“美国史学家魏斐德作品《大门口的陌生人》利用‘冲突—反应’理论,论述了太平天国起义是由于西方的冲击才引发的,因此说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原因是西方的侵略。”这段叙述
A.材料充分、结论合理 | B.材料充分、结论不合理 |
C.材料不充分、结论合理 | D.材料不充分、结论不合理 |
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以资本输出为主转变 ③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④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汇流,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上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来华。清朝官员称马戛尔尼使团为“贡使”,所翻译的英王的国书有“吁请天恩”之类的文字。当时英王“吁请”的是
A.鸦片合法 | B.开埠通商 | C.割占香港 | D.开设工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