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其中14%的人搞农业,24%的人搞纯科学,只有14%的人从事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翻译……出版的中国书籍中译自俄文的书籍占到38%到45%,而其他语种的翻译只占3%到6%。这一状况最有可能出现在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 D.“一五”计划时期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全面抗战爆发后,毛泽东曾指出:“今日红军在决战问题上,不起任何决定作用,而有一种自己的拿手好戏,在这种拿手好戏中,一定能起决定作用。”文中的“这种拿手好戏”主要指的是

A.机动灵活的运动战 B.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
C.独立自主的游击战 D.工农武装割据的策略

下列二图分别是1867—1885年外国棉布进口值趋势图(图甲)及棉纱进口值趋势图(图乙),造成两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A.中国陷入世界市场 B.洋务民用企业发展
C.资本主义发展迅猛 D.自然经济强烈抵制

从公元994年起,成都的铁钱监铸钱就停止了,一直到公元1005年,成都就没有再铸过钱了。但是,市场上并没有出现钱荒,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A.白银资源丰富 B.铁钱数量充足
C.民间发行交子 D.战乱后经济萧条

自汉初以来,继承秦制。汉武帝亲政后,频繁任免丞相。在位54年间,先后用相12人, 其中4人在任上正常死亡,3人被免职,2人因罪自杀,3人下狱处死。汉武帝这样做的基本用意是

A.改变丞相位尊权重的局面 B.分割丞相的权力以加强集权
C.重用身边的人参与军国大事 D.显示皇权至上不可僭越

战国末年,吕不韦认为:“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又说:“一则治, 异则乱。“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撰成《吕氏春秋》。材料表明吕不韦是想

A.强化君主专制统治 B.礼乐与法制并举
C.融合诸子百家思想 D.强调思想文化专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