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多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新疆棉花面积、单产、总产、调出量已连续19年位居全国首位,为推动我国棉花生产和纺织工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材料二 澳大利亚常年植棉面积50万公顷,平均一个农场400公顷(6000亩),是我国户均植棉面积的2000倍;澳大利亚棉花生产的全过程都实现了机械化;大面积种植同一个品种,采用同一个生产模式,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材料三 图1为“新疆棉花种植区域分布图”,图2为“澳大利亚农业区域分布图”
(1)新疆与澳大利亚棉花生长共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
共同的不利自然条件是 ,针对该不利条件当地应提倡大力发展 农业。(3分)
(2)据材料总结澳大利亚的棉花种植具有 、 的特点;与澳大利亚相比,新疆发展棉花生产的不利条件是( )
A.市场狭小 |
B.劳动力价格低 |
C.政策扶持力度小 |
D.科技水平低 |
E.热量不足
(3)图2中A地农业地域类型是 ,与下表中的 (甲或乙)对应。对比于该国的棉花种植,该农业类型还具有 、 等优点。
地区 |
种植业比重 |
畜牧业比重 |
商品率 |
劳动力投入 |
甲 |
83﹪ |
17﹪ |
22﹪ |
多 |
乙 |
45﹪ |
55﹪ |
90﹪ |
少 |
(4)请你为我国新疆棉花产业国际化发展方向提出合理化建议。
读三种地貌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图地貌为_______地貌,它是由_______作用形成的;A图中的①是_______,②是_______,③是_______。
(2)B图地貌是_______地貌,它是由_______作用形成,主要分布在_______。
(3)C图为_______地貌,该地貌在我国分布最广泛的地区是_______高原,该区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成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中标出箭头,完成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
(2)图中各箭头的含义分别是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
(3)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中可概括为从__________到__________形成,又到新的___________形成
下图中A、B地区为高原。简要说明A、B高原地形的差异。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l)该城市若计划布局以下农业区:①粮食产区艺区②蔬菜园③乳肉家禽畜牧业区④果林区
合理的布局是(填代号)A为____,B为____,D为____,C为____。
简述布局②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随着“菜篮子放心工程”和“绿色食品工程”的实施,E地区蔬菜基地面积迅速减小,并发生向城市西北方向转移的趋向,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城市要发展成为蔬菜生产基地,这一设想得以立足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经济技术条件是_________和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