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法是髙中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之一,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了《化学反应原理》后作出了如下的归纳总结:(均在常温下)
①pH=1的强酸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离子浓度都降低。
②pH=2的盐酸和pH=l的盐酸,c(H+)之比为2 :1
③pH相等的三种溶液:a.CH3COONa b.NaHCO3 c.NaOH,其溶质物质的量浓度由小到大顺序为:c、b、a
④反应2A(s)+B (g)="2C" (g)+D (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H一定大于0
⑤已知醋酸电离平衡常数为Ka,醋酸根水解常数为Kb,水的离子积为Kw,则三者关系为:Ka·Kb=Kw
⑥反应A(g)="2" B (g) △H,若正反应的活化能为Ea kJ·mol-1,逆反应的活化能为Eb kJ.mol-1,则△H=(Ea-Eb)kJ·mol-1
上述归纳正确的是
| A.全部 | B.③④⑤⑥ | C.②④⑤⑥ | D.①②④⑤ |
已知胆矾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室温下将1mol无水硫酸铜制成溶液时放出的热量为Q1。又知胆矾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CuSO4(s)+5H2O(l)
△H=+Q2kJ·mol-1,则Q1和Q2的关系为()
| A.Q1<Q2 | B.Q1>Q2 | C.Q1=Q2 | D.无法确定 |
已知在25℃、101kPa下,1g C8H18(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48.40kJ的热量。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8H18(l)+25/2O2(g)=8CO2(g)+9H2O(g)△H=-48.40kJ·mol-1 |
| B.C8H18(l)+25/2O2(g)=8CO2(g)+9H2O(l)△H=-5518kJ·mol-1 |
| C.C8H18(l)+25/2O2(g)=8CO2(g)+9H2O△H=+5518kJ·mol-1 |
| D.C8H18(l)+25/2O2(g)=8CO2(g)+9H2O(l)△H=-48.40kJ·mol-1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含有金属阳离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 |
| B.金属晶体的熔、沸点一定比分子晶体的高 |
| C.离子晶体中一定不含非极性共价键 |
| D.都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晶体也有可能是离子晶体 |
同主族元素所形成的同一类型的化合物,其结构和性质往往相似,化合物PH4I是一种无色晶体,下列对它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加热时此化合物可以分解 |
| B.它是一种离子化合物 |
| C.这种化合物不能跟强碱发生化学反应 |
| D.该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由PH3,与HI化合而成 |
下列有关晶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金刚石的网状结构中,由共价键形成的最小碳环上有6个碳原子 |
| B.白磷分子晶体中,微粒之间通过共价键结合,键角为60° |
| C.在NaCl晶体中每个Na+(或C1-)周围都紧邻6个Cl- (或Na+) |
| D.离子晶体在熔化时,离于键被破坏,而分子晶体熔化时,化学键不被破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