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最近几年我国已加大对氮氧化物排放的控制力度。消除氮氧化物污染有多种方法。
(l)用CH4还原氮氧化物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已知:
①CH4(g)+4NO2(g)= 4NO(g)+CO2(g)+2H2O(g) △H=-574kJ·mol-1
②CH4(g)+4NO (g)=2N2(g)+CO2(g)+2H2O(g) △H=-1160kJ·mol-1
③H2O(g)= H2O(l) △H=-44.0kJ·mol-1
CH4(g)与NO2(g)反应生成N2(g)、CO2(g)和H2O(1)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用活性炭还原法也可处理氮氧化物。有关反应为:2C(s)+2NO2(g)=N2(g)+2CO2(g) △H<0,起始时向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s)和NO2(g),在不同条件下,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变化状况如下图所示。

①0〜10min内,以CO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CO2)=               
②0~10min,10〜20 min,30〜40 min三个阶段NO2的转化率分别为α1、α2、α3,其中最小的为         ,其值是                   
③计算反应达到第一次平衡时的平衡常数K=            
④第10min时,若只改变了影响反应的一个条件,则改变的条件为      (填选项字母)。
A.增加C(s)的量       B.减小容器体积      C.加入催化剂
⑤20~30min、40〜50 min时体系的温度分别为T1和T2,则T1_____T2(填“> “<”或“=”), 判断的理由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合成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可用于合成二甲醚等清洁燃料。从天然气获得合成气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反应有:
① CH4(g)+H2O(g)CO(g)+3H2(g) ΔH1=+206.1 kJ/mol
② CH4(g)+CO2(g)2CO(g)+2H2(g) ΔH2=+247.3 kJ/mol
③ CO(g)+H2O(g)CO2(g)+H2(g)ΔH3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①,测得CH4的物质的量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1所示。反应进行的前5 min内, v(H2)=▲;10 min时,改变的外界条件可能是▲。



c/mol·L-1

⑵ 如图2所示,在甲、乙两容器中分别充入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O2,使甲、乙两容器初始容积相等。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②,并维持反应过程中温度不变。已知甲容器中CH4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3所示,请在图3中画出乙容器中CH4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⑶ 反应③中ΔH3=▲。800℃时,反应③的化学平衡常数K=1.0,某时刻测得该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见下表:


CO
H2O
CO2
H2
0.5 mol
8.5 mol
2.0 mol
2.0 mol

此时反应③中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式是▲(填代号)。
a.v(正)>v(逆) b.v(正)<v(逆) c.v(正)=v(逆) d.无法判断

下列A、B两题分别对应于“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实验化学”两个选修课程模块的内容,请你选择其中一题作答,如果两题全做,则按A题评分。

A.分子式为Pt(NH3)2Cl2的配位化合物有顺铂和反铂两种同分异构体。顺铂的结构式为,具有抗癌作用;反铂的结构式为,无抗癌作用。
⑴ C、N、O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i元素与Pt元素位于同一族,写出Ni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⑵ 顺铂和反铂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其中只有一种易溶于水,请你通过所学知识判断哪一种易溶于水,并说明理由:▲。
⑶ 金属铂的原子堆积方式为与铜型(面心立方堆积),一个金属铂的晶胞中含有▲个铂原子。
⑷ NH3还能与很多化合物通过配位键发生相互作用。例如:科学家潜心研究的一种可作储氢材料的化合物 X是NH3与第二周期另一种元素的氢化物相互作用的产物,X是乙烷的等电子体;加热化合物 X会缓慢释放H2,转变为化合物Y,Y是乙烯的等电子体。
① 化合物X的结构式为▲(必须标明配位键)。
② 化合物X、Y分子中,N元素分别发生了▲杂化。

铁在冷的浓硫酸中能发生钝化。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将一定量的铁与浓硫酸加热时,观察到铁完全溶解,并产生大量气体。实验室现有下列试剂:0.01 mol/L 酸性KMnO4溶液、0.1 mol/L KI溶液、3%H2O2溶液、淀粉溶液、蒸馏水。请你协助他们探究所得溶液和气体的成分。
提出猜想
Ⅰ.所得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可能含有Fe2+和Fe3+中的一种或两种;
Ⅱ.所得气体中可能含有▲中的一种或两种。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结论
验证猜想Ⅰ
步骤①:取少量0.01 mol/L 酸性KMnO4溶液,滴入所得溶液


步骤②:▲

含有Fe3+
验证猜想Ⅱ
将所得气体通入如下装置

含有两种气体

下图所示为常见气体制备、分离、干爆和性质验证的部分仪器装置(加热设备及夹持固定装置均略去),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仪器装置可任意选用,必要时可重复选择, a b 为活塞)。

(1)若气体入口通入 CO C O 2 的混合气体, E 内放置 CuO ,选择装置获得纯净干燥的 CO ,并验证其还原性及氧化产物,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填代号)。能验证 CO 氧化产物的现象是
(2)停止 CO C O 2 混合气体的通入,E内放置 N a 2 O 2 ,按 AEDBH 装置顺序制取纯净干燥的 O 2 ,并用 O 2 氧化乙醇。此时,活塞 a ,活塞 b 。需要加热的仪器装置有(填代号), m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气体入口改通空气,分液漏斗内改改加浓氨水,圆地烧瓶内改加 NaOH 固体, E 内装有铂铹合金网,按 AGED 装置程序制取干燥氧气,并验证氨的某些性质。
①装置 A 中能产生氨气的原因有
②实验中观察到 E 内有红棕色气体现出,证明氨气具有性。

四种元素 X Y Z W 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前四周期,已知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加,且核电荷数之和为51; Y 原子的 L p 轨道中有2个电子; Z Y 原子的价层电子数相同; W 原子的 L 层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1,其 d 轨道中的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5:1。
(1) Y Z 可分别与 X 形成只含一个中心原子的共价化合物 a b ,它们的分子式分别是; 杂化轨道分别是 a 分子的立体结构是
(2) Y 的最高价氧化物和 Z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晶体类型分别是晶体、晶体:
(3) X 的氧化物与 Y 的氧化物中,分子极性较小的是(填分子式)
(4) Y Z 比较,电负性较大的, 其+2价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