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东林党人周起元描写:“我穆庙(隆庆帝)时,除贩夷之律,于是五方之贾,熙熙水国,船舶,分布东西路。其捆载珍奇,故异物不足述,而所贸金钱,岁无虑数千万。公私并赖,其殆天子之南库也。”这表明当时( )
| A.政府财政收入的来源主要依靠海外贸易 |
| B.此种贸易主要是为了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的需求 |
| C.进出口贸易额巨大 |
| D.政府曾一度废除重农抑商政策 |
据日本《每日新闻》援引美国方面的解密资料称:1967年8月,日美防卫高层在东京举行秘密会谈,协商美国若与中国发生核战争,将把核武器带入日本小笠原群岛,让核武器基地化,日本方面对此将给予配合。日美这一会谈的背景是
| A.古巴导弹危机 |
| B.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 C.《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
| D.中国原子弹、氢弹的成功爆破 |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以是否能够促进社会进步来评价政党的作用 |
| B.以是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评价政党的作用 |
| C.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评价政党的作用 |
| D.以工作重心是否从乡村转移到城市评价政党 |
孙中山曾说过“共产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好朋友”。毛泽东在1940年的《新民主主义论》中说“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其共同目的是
| A.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 B.实行全民族抗战 |
| C.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 D.宣传新三民主义 |
胡适是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之一,但其言论与行为往往令一些人难以理解。观察思考胡适下列言行,你认为其出现的原因是
| A.当时西方启蒙思想占主导地位 |
| B.封建儒学在当时中国社会已不占主导地位 |
| C.当时中国社会的婚俗习惯尚未发生变化 |
| D.既受传统文化的长期熏陶又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
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写道:“激烈的改革派都是激进的民族主义者,但他们仍然希望清王室可以领导中国不致危亡”。“激烈的改革派”的思想主张是
| A.师夷长技 | B.中体西用 |
| C.维新变法 | D.民主共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