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应该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之资本家,或为大商人,或为大地主,惟于此两者之外,有一外国所未能
见之资本家在焉,盖即官吏也。”造成中国“官吏资本家”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

A.官僚得风气之先,率先投资于近代工业
B.辛亥革命后,“工商立国”观念深入人心
C.受“实业救国”影响,大批官吏投资设厂
D.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囊括主要工业部门

下列图片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没有必然联系的是( )

据记载,江南制造总局的工人1867年的收入是同一地区农业劳动力或苦力收入
的4-8倍,这一现象可以理解为()

A.民用企业利润丰厚,工人待遇较好
B.官方重视军事工业,工人收入相对较高
C.招募的工人多是外国人,收入较高
D.民族资本家为笼络工人,提供相对丰厚的报酬

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家郑观应曾说:“洋布、洋纱、洋花边、洋巾入中国,而女
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柏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入
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近代中国百姓不爱劳动,生活用品都依靠进口
B.近代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已经完全依赖西方的商品输入
C.大量西方商品涌入,手工业遭到了沉重的打击
D.近代中国自然经济已完全解体

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
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其中“迥异于传
统经济模式的变异”主要是指()

A.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
C.江南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D.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