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
李鸿章: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郑观应: “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章太炎: “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梁启超: “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 A.推动中国近代化,挽救民族危机 |
| B.向西方学习,实行民主政治 |
| C.实现中国工业化,自强求富 |
| D.启蒙与救亡并重 |
唐穆宗长庆四年,诗人元稹为白居易的《长庆集》作序中有“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烨卖于市井”。“模勒”就是模刻,“烨卖”就是叫卖。这一诗句说明( )。
| A.当时的上层知识分子白居易的诗的传播,除了手抄本之外,已有印本 |
| B.雕版印刷的印品,可能开始只在民间流行,并有一个早于手抄本单行的时期 |
| C.当时采用了胶泥制字,一个字为一个印,用火烧硬,使之成为陶质的方法大量印刷 |
| D.印章、拓印、印染技术三者相互启发,相互融合,再加上我国人民的经验和智慧,雕版印刷技术就应运而生 |
《从历史上看不发达的问题》一书说道:“欧洲在技术方面确实曾大大得益于其他地方特别是中国,如果没有中国的科学,工业革命是不可能发生的。”12世纪以后,向外传播而使后来欧洲得益于中国的科技成就主要有( )。
①火药 ②造纸术 ③指南针 ④活字印刷术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由中国传入欧洲,并由欧洲“发现世界”进而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的科技成就是( )。
| A.司南 | B.造纸术 | C.印刷术 | D.火药 |
造纸术发明于汉代,751年开始西传,1276年从中亚传至那不勒斯,1576年传至莫斯科。导致这一先进技术传播缓慢的根本原因是( )。
| A.农业文明时代生产力不发达 | B.道路阻隔,交通不便 |
| C.西方国家统治者排斥 | D.中国不愿意把先进技术传播给西方国家 |
甘肃天水放马滩5号汉墓出土了纸质地图。它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 A.“蔡侯纸”是世界上最早的纸 |
| B.西汉早期就已经发明了可以用于绘写的纸 |
| C.纸最早是用于绘制地图的 |
| D.纸最早是在我国的边疆地区发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