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前首相菅直人在8月15日战败纪念日重申“永不再战”誓言,就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给亚洲邻国带来的重大损害和痛苦表示“深刻反省”;日本众议员在《终战决议》中表示 “在二战结束50周年的时刻,我们愿向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的受难者,表示哀悼。我们回顾世界现代史上殖民统治和侵略的种种行为,我们承认过去进行这类行为和给其他国家公民特别是亚洲人民所造成的痛苦的事实,深表遗憾”。对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 A.菅直人对侵略战争性质认识深刻,体现出认罪的诚意 |
| B.《终战决议》没有体现出认罪的诚意 |
| C.《终战决议》回避了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性质 |
| D.日本是在以侵略者的历史观和战争观为被歪曲的历史辩解 |
公元前453年,由三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
| A.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一种直接民主制 | B.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 |
| C.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 | D.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
伯利克里曾说:“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是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这段话反映出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
| A.人民主权 | B.民主面前人人平等 |
| C.天赋人权 |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
| 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 |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
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种“社会政治大转型”主要是指()
| A.从分封制到郡县制 | B.从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 |
| C.从土地国有到土地私有 | D.从奴隶制到封建制 |
明朝内阁制度的形成是在()在位时期()
| A.明太祖 | B.明神宗 | C.明宣宗 | D.明成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