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甲 乙 丙 丁
A.图甲可以判断出反应A(g) + B(g)![]() |
B.图乙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 + 2B(g)![]() |
C.据图丙,若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CuO至pH≈4 |
D.图丁表示25℃时,用0.1 mol·L—1盐酸滴定20 mL 0.1 mol·L-1 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 |
将盛有12mL NO2和O2的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还剩余2mL无色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O2的体积是
A.1.2mL | B.2.4mL | C.3.6mL | D.4.8mL |
如下图所示,在毛玻璃片上放有一张浸有含酚酞的饱和氯化钠溶液的滤纸,滤纸上点有A、B、C、D四个点(指靠近电极的溶液)。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比B点先出现红色B.B点比A点先出现红色
C.A点比C点先出现红色D.D点比C点先出现红色
有一澄清透明的溶液,只可能含有大量的Fe3+、Fe2+、H+、AlO2-、Al3+、CO32-、NO3-七种离子中的几种,向该溶液中逐滴滴入1mol∙L-1NaOH溶液一定体积后才产生沉淀。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溶液中一定不含AlO2- |
B.溶液中可能含有NO3- |
C.溶液中一定不含Fe2+和Fe3+ |
D.溶液中可能含有Fe3+,但一定不含Fe2+ |
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升气体R和5升气体Q,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R(气)5Q(气)
4X(气)+ nY(气),反应完全后,容器温度不变,混和气体的压强是原来的87.5%,则化学方程式中的n值是
A.1 | B.2 | C.3 | D.4 |
常温下,往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FeSO4溶液,可发生如下两个反应:2Fe2++ H2O2 +2H+→2Fe3++ 2H2O、2Fe3++ H2O2 →2Fe2++ O2↑+2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2O2的氧化性比Fe3+强,其还原性比Fe2+强 |
B.在H2O2分解过程中, Fe2+和Fe3+的总量保持不变 |
C.在H2O2分解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下降 |
D.H2O2生产过程要严格避免混入 Fe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