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在某种农杆菌中找到了抗枯萎病的基因,并以质粒为载体,采用转基因方法培育出了抗枯萎病的金茶花新品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质粒是最常用的载体之一,质粒的存在与否对宿主细胞的生存有决定性的作用 |
B.为了保证金茶花植株抗枯萎病,只能以受精卵细胞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 |
C.抗枯萎病基因进入金茶花细胞后,其传递和表达不再遵循中心法则 |
D.通过该方法获得的抗枯萎病金茶花,将来产生的花粉中不一定含有抗病基因 |
下图是某生态农业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实现了废物的资源化 |
B.该生态农业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
C.用蛆蛹粪便作有机肥还田,运用了物质循环原理 |
D.离开人的管理,该生态工程仍可以正常运转 |
下图为生态养猪模式。从图中可知该生态工程属于( )
A.湿地生态恢复的生态工程 |
B.节水和废水处理与应用的生态工程 |
C.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生态工程 |
D.清洁及可再生能源系统组合利用的生态工程 |
以下是制定并研究设计的“试管牛”工厂化生产技术流程,其中正确的顺序应是( )
①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 ②精子的采集和获能
③画出“试管牛”工厂化生产技术流程图 ④受精
⑤胚胎的早期培养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②④⑤③ |
C.①②④③⑤ | D.①②⑤④③ |
表现型不同的母牛生育出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小牛,产生这一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 )
A.试管动物培养 | B.胚胎移植 |
C.胚胎分割移植 | D.卵裂移植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胚胎工程技术包括胚胎移植、胚胎分割、体外生产胚胎技术 |
B.试管牛的培育过程属于克隆过程 |
C.提供胚胎的个体称为“供体”,接受胚胎的个体叫“受体” |
D.胚胎移植实际上是生产胚胎的供体和孕育胚胎的受体共同繁殖后代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