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利 用红外测量仪可以灵敏地测量密闭小室中的CO2浓度变化。现有两个密闭透光的小室,容积为1L,分别放置叶面积均为10cm2的A、B两种植物的叶片。给予某强度的光照,测量小室中每小时CO2的浓度,假设结果如下图1所示;图2中曲线①、②为小室中植物A、B随着光强度变化所测得的CO2吸收量(不考虑温度对呼吸量的影响)。请据图分析回答:

⑴图1显示,A、B两种植物所处的密闭小室中 CO2浓度变化趋势均是逐渐降低,其原因是 ________。CO2浓度降低到一定水平后不再降低且维持在这个水平上,其原因是                                
⑵图1所在光强度下A、B植物的光合总量分别是________ mg/L/10cm2/h、______ mg/L/10cm2/h。
⑶图2中表示A植物的曲线是        (填①或②)。
⑷假如图1测定时的光强度为7千勒克司,则图2中的m、n值分别为____mg/L/10cm/h、____ mg/L/10cm/h。
图2中,能使一种植物能积累有机物,另一种植物消耗有机物的光照强度范围约在       千勒克斯之间。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人工湿地的作用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填写概念图: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体液
细胞外液
(存在与细胞外,约占1/3)
(构成的液体环境称为(
图中,①为,②为,③为,④为,⑤为

下面是最早发现抗生素——青霉素的弗来明先生所进行的探索过程。观察及对问题的认识;培养细菌的培养基中,偶然生出青霉菌,在其周围细菌没有生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假设:略。
进行实验:把青霉菌放在培养液中培养,然后观察这种培养液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结果:这种培养液阻止了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结果:略。
弗来明先生在持续的研究中分离出了这一物质,分析它的特征并将它命名为青霉素。说明:(1)在实验里培养细菌、真菌常用琼脂配制凝胶,平铺在培养皿里作为培养基。(2)某些菌类需要添加特殊的培养液才能生长。
请回答:
(1)作为这一实验的假设,下列中最为恰当的是( )

A.青霉菌能产生对人类有益的物质 B.青霉菌污染了细菌生长的培养基
C.青霉菌可能产生有利于细菌繁殖的物质 D.青霉菌可能产生不利于细菌繁殖的物质

(2)为了证明阻止细菌生长的物质确实是由青霉菌产生的而不是培养液中的其它物质,则应设计对照实验,其实验方法是。然后观察
(3)若实验结果为,则充分证明青霉菌能产生可阻止细菌繁殖的物质。

如图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请分析下列问题:( 8)

(1)在这个食物网中有_____条食物链。蛇获取能量的最佳途径(食物链)含有个营养级。
(2)既属于第三营养级又属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鸟与蝗虫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小鸟所含能量为9×106KJ,那么蛇从小鸟获得的能量最多为_______ _____。
(5)除了图中所示的成分以外,一个完整生态系统还应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由于环境改变,蟾蜍不适应新环境而大量死亡,那么蝗虫数目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分)下面A图表示某动物精巢内所看到的某细胞有丝分裂及减数分裂过程中DNA量的变化模式图。B图表示在上述细胞分裂过程的一些时期染色体变化的模式图。请分析:

(1)B图所示的b、d的染色体图像,分别是A图所示的①~⑤中的哪个时期:
b:( ) d:( )
(2)B图所示的a、b、c、d中的DNA量与体细胞DNA量相同的是
(3)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当于B图中的的染色体数目。
(4)A图中的处,细胞内没有成对的同源染色体。
(5)分别写出细胞名称:abd

下图是生物圈中不完整的碳循环示意图。A、B、C、D构成生物群落,第①-⑨号箭头表示循环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图中A、D分别为
(2)过程①为,完成①过程的能量来源是。⑧过程是指作用,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是以形式循环的,碳在生物群落内是以形式流动的。
(3)指出上图作为碳循环图解的不完整处:
(4)导致目前温室效应的最主要原因是图中的[]造成的。(用序号表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