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研究如何利用CO、SO2等污染物有重要意义。
(1)用CO可以合成甲醇。已知:
①  CH3OH(g)+O2(g)=CO2(g)+2H2O(l) △H=-764.5kJ/mol
②  CO(g)+O2(g)=CO2(g) △H=-283.0kJ/mol
③  H2(g)+O2(g)=H2O(l) △H=-285.8kJ/mol
则CO(g)+2H2(g)=CH3OH(g) △H=__________kJ/mol
(2)下列措施中能够增大上述合成甲醇反应的速率的是_________(填写序号)。
a.使用高效催化剂
b.降低反应温度
c.增大体系压强
d.不断将CH3OH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3)在一定压强下,容积为VL的容器中充入a mol CO与2a mol 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P1_________P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100℃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_(mol L-1-2
③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再增加a mol CO和2a mol H2,达到新平衡时,CO的转化率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某科研小组用SO2为原料制取硫酸。
①利用原电池原理,用SO2、O2和H2O来制备硫酸,该电池用多孔材料作电极,它能吸附气体,同时也能使气体与电解质溶液充分接触。请写出该电池的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
②用Na2SO3溶液充分吸收SO2得NaHSO3溶液,然后电解该溶液可制得硫酸。电解原理示意图如右图所示。请写出开始时阳极反应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探究化学反应机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A和B反应生成C,假定反应由A、B开始,它们的起始浓度均为1mol/L。反应进行2min后A的浓度为0.8mol/L,B的浓度为0.6mol/L,C的浓度为0.6mol/L。则2min内反应的平均速率υA=__________,υB=_____________,υC=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如图所示,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H<0。在某一时间段t0~t6中反应速率与反应过程的曲线图。试回答下
列问题:

⑴合成氨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时间段为:
⑵t1~t2时间段是改变的条件使平衡向方向移动;t4~t5时间段是改变的条件使平衡向方向移动。
⑶在此过程中,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

在某温度下,A+B2C反应达到化学平衡。
(1)升高温度时,C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则正反应是  热反应,υ(正)  
υ(逆)   (“减慢”或“加快”),平衡向    移动。
(2)若B为气态,增大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则A是  态,C是  态。
(3)若增减B的量,平衡不发生移动,则B是   态。

将等物质的量的H2和I2(g)加入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H2+I2(g)2HI,反应进行到2min时测得反应速率υ(HI)=0.1mol/(L·min),I2(g)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
(1)反应速率υ(H2)=        ,υ(I2)=        
(2)2min未[HI]=       mol/L。
(3)起始时,[H2]=       mol/L,[I2]=     mol/L。

)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方程式:CO(g)+H2O(g)CO2(g)+H2(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5

回答下列问题:
⑴该反应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
⑵该反应为(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⑶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υ(正,H2)=υ(逆,H2O) D.c(CO2)=c(CO)

⑷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