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C、N、Si、Fe等元素及其化合物有重要的应用。
(1)上述四种元素的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
(2)C元素是形成有机物的主要元素,下列分子中含有sp和sp3杂化方式的是__________(填写序号)。

(3)继C60之后,科学家又合成了Si60、N60。C、Si、N原子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Si60分子中每个硅原子只跟相邻的3个硅原子形成共价键,且每个硅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则Si60分子中π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__。
(4)一定条件下,C元素可形成多种晶体。图1是其中某种晶体的一个晶胞,该晶胞中含有___________个C原子。

(5)图2为金属铁某种晶体的晶胞结构,已知该晶体的密度为a g/cm3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该晶胞的体积为_________cm3.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实验室需要0.1 mol·L1NaOH溶液450mL,根据溶液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除了托盘天平、烧杯、500mL容量瓶外还需要的其它仪器有:
(2)根据计算得知,所需NaOH的质量为g。
(3)如果出现以下操作,能使所配浓度偏大的是(填写字母)

A.称量用了生锈的砝码; B.将NaOH放在纸张上称量
C.NaOH在烧杯中溶解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
D.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E.未洗涤溶解NaOH的烧杯 F.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G.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H.定容后塞上瓶塞颠倒摇匀,正立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下列仪器中:①漏斗②容量瓶③蒸馏烧瓶④天平⑤分液漏斗⑥滴定管⑦燃烧匙,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其中根据物质沸点不同分离物质的仪器是;在使用前需要查漏的仪器(填序号)

某实验小组用以下几个实验装置探究电化学过程对金属与稀硫酸反应速率的影响, 烧杯中都盛有稀H2SO4

试回答:
(1)B装置中Cu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D装置中Fe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2)D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有,若用电流表测量反应时通过导线的电子流量为0. 2mol,则Fe电极的质量变化为
(3)比较四个装置中Fe片被腐蚀的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是(用A、B、C、D表示)。

“西气东输”是西部开发的重点工程,这里的“气”是指天然气,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水煤气中主要成分是CO和H2,二者的体积比为l :l。已知:在120℃和一个大气压下,H-H键能为436 kJ/mol,O=O键能为496 kJ/mol,H-O键能为463 kJ/mol ;1 mol CO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放出283 kJ热量;l mol CH4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气态水放出802 kJ热量。
(1)写出120℃和一个大气压下,H2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2)相同条件下,若l mol CH4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液态水,放出的热量802 kJ;(选填“>”、“=”、“<”)
(3)忽略水煤气中其他成分,燃烧等体积的CH4和水煤气,所得热量之比约为
(4)请结合以上计算结果,叙述相比于水煤气,天然气作为燃料的两个优点:

某学生为了探究Zn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在100mL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Zn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H2,实验记录如下(累计值):

时间(min)
1
2
3
4
5
氢气体积(mL)
50
120
232
290
310

(1)哪一时间段(指0~1、1~2、2~3、3~4、4~5 min)反应速率最大,你认为原因是
(2)4~5 min时间段的反应速率最小,你认为原因是
(3)求2~3 min时间段内以盐酸的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反应速率(假设溶液体积保持不变)V(HCl)=
(4)如果反应太剧烈,为了减缓反应速率而又不减少产生氢气的量,在盐酸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

A.H2O B.NaCl溶液 C.Na2CO3溶液 D.Cu粉E.CuSO4粉末;

你认为可行的是(填编号)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