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同学对Cu的常见化合物的性质进行实验探究,研究的问题和过程如下:
(1)为探究Cu(OH)2是否和Al(OH)3一样具有两性,除选择Cu(OH)2外,必须选用的试剂为__(填序号)
a.氨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稀硫酸   d.冰醋酸
(2)为探究不同价态铜的稳定性,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CuO粉末加热至1000℃以上完全分解成红色的Cu2O粉末,该实验说明:在高温条件下,+l价的Cu比+2价Cu更     (填“稳定”或“不稳定”)。
②向Cu2O中加适量稀硫酸,得到蓝色溶液和一种红色固体,该反应的离子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由此可知,在酸性溶液中,+1价Cu比+2价Cu更        (填“稳定”或“不稳定”)。
(3)为了探究氨气能否和氢气一样还原CuO,他根据所提供的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未画),装置A产生氨气,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接口,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

①实验开始时,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K,发现浓氨水没有滴下,如果各仪器导管均没有堵塞,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结束后,装置B中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装置E中收集到无色无味的气体,在空气中无颜色变化,点燃的镁条可以在其中燃烧,则B装置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装置C中的球形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甲烷和氯气反应的情况,设计了几个实验。请填写下列空白:
[实验一]用如图所示装置,排水法收集一试管甲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光照后观察到量筒内形成一段水柱,认为有氯化氢生成。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只写第二步)
(2)水槽中盛放的液体最好为;(填标号)

A.水 B.饱和石灰水 C.饱和食盐水 D.饱和NaHCO3溶液

[实验二]用排蒸馏水法收集一试管甲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光照反应后,
滴加AgNO3溶液,看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认为有氯化氢生成。
(3)该实验设计的错误之处
[实验三]
步骤一:收集半试管氯气,加入10 mL 蒸馏水,充分振荡,采用DIS系统的pH传感器测溶液的pH(下同)。测得pH = 3.26。
步骤二:收集一试管甲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各占50%),在40 W的日光灯下光照6 min后,加入10 mL 蒸馏水,充分振荡,测得pH = 1.00。
(4)判断该反应中有氯化氢生成的依据是
(5)假设氯气完全参与反应,且不考虑氯气溶解于水。往反应后的溶液中加水稀释到100.00 mL,取20.00 mL稀释液,加入10.00 mL浓度为0.01 mol·L-1的AgN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试管中原有氯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mL;

某研究小组对铁生锈进行研究:

(1)经过较长时间后,甲同学观察到的现象是:上图中的铁钉最容易生锈的是(填字母);
(2)根据实验条件判断,在铁钉的锈蚀过程中,正极的电极反应为:
(3)若为了防止铁钉生锈,该小组同学想在铁钉表面镀上一层金属,该金属最好是
A. 锡 B. 铜 C. 锌
(4)钢铁容易腐蚀,工业生产中常需对钢铁进行“发蓝”处理,以有效避免或减缓钢铁的腐蚀。所谓“发蓝”,就是在钢铁零件等进行氧化处理,使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蓝黑色氧化膜。发蓝处理过程可表示如下:

为检验经过步骤Ⅳ处理的铁件是否合格,常往成品表面滴上5%的硫酸铜溶液,如果成品不合格(即铁件表面有微小松孔,未形成致密的氧化膜),一段时间将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控制变量法是研究化学变化量的重要思想方法。请仔细观察下表中50mL
稀盐酸和1g碳酸钙反应的实验数据:

实验
序号
碳酸钙
状态
C(HCl)/ mol·l-1
溶液温度/℃
碳酸钙消失
时间/s
反应前
反应后
1
块状
0.5
20
39
400
2
粉末
0.5
20
40
60
3
块状
0.6
20
41
280
4
粉末
0.8
20
40
30
5
块状
1.0
20
40
120
6
块状
1.0
30
50
40

(1)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实验5、6表明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从本实验数据中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还有,能表明这
一规律的实验序号是

(6分,每空格2分)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分子式为C6H8O6)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放置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其含量可通过在其弱酸性溶液中用I2溶液进行滴定。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6H8O6+I2=C6H6O6+2HI
现欲测定某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具体的步骤及测得的数据如下:
①取10mL6mol·L1CH3COOH,加入100mL蒸馏水,将溶液加热煮沸后放置冷却。
②准确称取0.2000g样品,溶解于上述冷却的溶液中,并加入1mL淀粉指示剂。
③随后,立即用浓度为0.0500 mol·L1的I2溶液进行滴定,直至溶液中的蓝色持续不褪为止,共消耗21.00mLI2溶液。
(1)为何加入的CH3COOH稀溶液要先经煮沸、冷却后才能使用?
①煮沸的原因
②冷却后才能使用的原因
(2)经过计算,样品中维生素C的百分含量为

实验室需要0.1 mol/L NaOH溶液450 mL和0.5 mol/L硫酸溶液500 mL。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________(填序号),配制上述溶液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下列操作中,容量瓶所不具备的功能有________(填序号)。

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
B.贮存溶液
C.测量容量瓶规格以下的任意体积的液体
D.准确稀释某一浓度的溶液

E.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F.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
(3)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的质量为______g。在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则所得溶液浓度________0.1 mol/L(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下同)。若NaOH溶液在转移至容量瓶时,洒落了少许,则所得溶液浓度________0.1 mol/L。
(4)根据计算得知,所需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__m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如果实验室有15 mL、20 mL、50 mL量筒,应选用________mL量筒最好。配制过程中需先在烧杯中将浓硫酸进行稀释,稀释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