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1961—2008年四川省年平均暴雨日数分布图(单位:天)。读图回答问题。
由图中所示信息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图中28度纬线与l06度经线交点处年平均暴雨日数小于3天 |
| B.不同地形区的过渡地带年平均暴雨日数往往差别明显 |
| C.从32度纬线与106度经线交点处沿32度纬线往西,年平均暴雨日数持续增大 |
| D.总体而言,盆地内部年平均暴雨日数相对较少 |
下列关于四川地区暴雨形成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年均暴雨日数少的地区,各种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均更小 |
| B.暴雨给四川地区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是消极的 |
| C.山前地带往往更容易形成暴雨 |
| D.川西南山地和盆地西部边缘形成暴雨的水汽来自于同一个大洋 |
关于黄赤交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黄赤交角是指黄道面与赤道面之间的交角,目前为23°26′ |
| B.若黄赤交角为0°,那么全球各地昼夜永远等长 |
| C.黄赤交角的存在,决定了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运动 |
| D.黄赤交角的大小与地球自转没有关系,只与地球公转关系密切 |
下图是“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其中E、F是地球内部的两个不连续界面,它们的名称依次是
| A.莫霍界面、不连续界面 | B.不连续界面、古登堡界面 |
| C.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 | D.古登堡界面、莫霍界面 |
1月的今天当你们坐在教室里进行考试时,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及移动方向是
| A.在北半球向北移动 | B.在南半球向北移动 |
| C.在北半球向南移动 | D.在南半球向南移动 |
2010年联合国坎昆气候会议于11月29日到12月10日在墨西哥坎昆举行。据此回答下列各题。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关于二氧化碳的减排,原因是
| A.二氧化碳能吸收太阳辐射,使全球变暖 |
| B.二氧化碳能反射地面辐射,使全球变暖 |
| C.二氧化碳能吸收地面辐射,并能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全球变暖 |
| D.二氧化碳能阻隔太阳辐射,使全球变冷 |
在本次会议中,小岛国联盟态度非常积极,因为海平面上升对他们有直接威胁。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的原因是
①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②毁林③极冰融化④海水受热膨胀
|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坎昆会议经过漫长而艰苦的谈判,于当地时间(西六区)12月11日凌晨1点达成协议,此时北京时间为
| A.11日15时 | B.10日15时 | C.10日10时 | D.11日3时 |
坎昆是墨西哥著名国际旅游城市。位于加勒比海畔。年平均气温27.5℃,每年仅有干、湿两季。据此判断坎昆的气候类型为
| A.热带雨林气候 | B.热带草原气候 | C.热带沙漠气候 | D.亚热带季风气候 |
下图为中国目前和未来石油供需状况。读图回答各题。
有关石油供需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需求量上升幅度不断加快 | B.石油产量不断下降 |
| C.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 D.进口量大于生产量 |
目前,缓解我国石油紧缺状况的措施主要有
①限制汽车工业发展②拓宽石油进口渠道
③以新能源全面取代石油④提高石油资源利用率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