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左图为我国西南某区域地质剖面图,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甲、乙、丙、丁处,地质构造相同的是
A.甲与乙 | B.甲与丙 | C.乙与丙 | D.丙与丁 |
丙处岩石的成因与右图地壳物质循环图中数字代表的岩石相符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随着气候变暖,自丁至丙地自然带呈现的变化最有可能是
A.垂直带谱更加复杂 |
B.垂直带谱变得简单 |
C.同一自然带分布高度增加 |
D.同一自然带分布高度降低 |
读下面两幅经纬网图,回答问题。
1.一架飞机6月22日从B点飞往A点,沿最短路径飞行,飞机的飞行方向是()
A. | 东北 | B. | 西北 | C. | 西南 | D. | 东南 |
2.一架飞机从B点出发,以1100千米/小时的速度向北飞越北极点后继续沿经线圈飞行,8小时后(从B点出发的整个行程)到达的地理坐标是()
A. | (40°N,0°) | B. | (50°N,0°) |
C. | (40°N,180°) | D. | (50°N,180°) |
下列关于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20世纪50年代之前,这里是传统工业区 |
B.20世纪50年代之前,这里是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地区 |
C.意大利的新兴工业区被称为“第三意大利” |
D.其工业大多以重工业为主 |
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兴的中小型工业得到蓬勃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战后生产力的提高主要来自中小型企业的发展 |
B.新兴工业的产品具有“重厚长大”的特点 |
C.新兴中小型工业省能源、省资源、省劳力、省空间 |
D.70年代以来能源危机及原材料价格暴涨 |
下列工业区中,工业的发展建立在丰富的自然资源基础上的是( )
A.德国鲁尔区 | B.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 |
C.“硅谷”高技术工业区 | D.美国东北部地区 |
随着新技术革命而出现的工业区有( )
A.美国的五大湖—宾夕法尼亚地区 |
B.乌克兰的克里沃罗格—顿巴斯地区 |
C.德国的斯图加特—慕尼黑地区 |
D.日本的太平洋—濑户内海沿岸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