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美国本土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甲乙丙自然带的变化,其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 B.河流 | C.热量 | D.水分 |
在乙自然带中分布着美国一著名的农业带,该农业带形成的有利区位条件是
| A.气候温和,草类茂盛 | B.劳动力丰富 | C.地广人稀 | D.靠近市场 |
图为某地区海拔数据图,据图回答题。
如果该地区降水丰富,当地较大的溪沟有
| A.一条 |
| B.二条 |
| C.三条 |
| D.四条 |
图中能正确表示上图中ab与bc两段剖面的是(两段剖面图的水平与垂直比例尺分别相同)

A B CD
图是某地海岸地区的等高线(单位:米)示意图,比例尺为1:50000,图中每一方格的边长为2厘米。读图回答题。
与本区域沿海的其他位置相比,渔港M的区位优势是
| A.风浪小 | B.腹地广 | C.航道深 | D.不封冻 |
若在甲处建一储运仓库,需将所在小山头沿50米等高线铲平,平整后的土地面积约为
| A.0.1km2 | B.1 km2 | C.0.3 km2 | D.3 km2 |
读图,回答题。
设A、B两地和A、C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分别为d1和d2,则
A.d1=0.5d2 B.d1=d2
C.d1=1.5d2 D.d1=2d2假设D地7月均温为18.6℃,1月均温为2.7℃,则D地的气温年较差最可能为
| A.等于21.3℃ | B.小于15.9℃ |
| C.等于15.9℃ | D.大于15.9℃ |
下图为世界地图上的一段纬线,P点以西为海洋,Q点以东为海洋,PQ为陆地,读图判断题。
PQ线位于
| A.北半球、东半球 | B.南半球、西半球 |
| C.北半球、西半球 | D.南半球、东半球 |
X、Y、Z三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A.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
| B.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
| C.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
| D.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
X、Y、Z三地的地形分别是
| A.高原、高原、高原 | B.高原、平原、高原 |
| C.山地、平原、高原 | D.高原、平原、平原 |
Y地所在国是
| A.世界著名的农牧业国家 |
| B.所大大洲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 |
| C.所在大洲工业最发达的国家 |
| D.羊毛、小麦的重要输出国家 |
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题。
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 A.土壤、水源 | B.热量、地势 |
| C.光热、降水 | D.地形、河流 |
甲国有世界上的大港口,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包括
① 欧亚大陆桥西端② 扼北海航线要冲
③ 位于莱茵河入海口④ 经济腹地覆盖整个欧洲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