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亚洲博鳌论坛于2013年4月6日在海南召开。与会专家指出:目前中国煤炭的使用对环境的污染非常严重。
材料二:图为“煤炭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图。
(1)①-⑥表示煤炭开发利用中对环境造成的主要不良影响,请选择填空。
①太阳辐射增强 ②地面塌陷 ③臭氧层空洞 ④酸雨 ⑤全球气候变暖 ⑥引发滑坡、崩塌
A.___ ___ | B.___ ___ | C.___ ___ | D.___ ____ |
(2)简述酸雨产生的危害。___ ___
(3)煤炭利用过程中,减少酸性气体排放的具体措施有___ ___。
【地理一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尼泊尔是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山地国家,经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当地人员伤亡严重;多个登山基地大本营因次生灾害被掩埋,搜救困难。
(1)说明尼泊尔周边地区地震频发的原因及可能产生的次生灾害。
(2)尼泊尔地震强度是我国2008年汶川地震的1.4倍,但造成的损失比汶川地震小,分析其原因。
【地理一旅游地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黑井镇距昆明200多千米,因盛产贡盐,明代起就吸引商贾马帮而富甲一方。民国后,随省内外盐业发展,昔日辉煌逐渐没落,却留下了唐宋风貌的坊巷、明清风格的民居、碑刻、古盐井、 煮盐炉灶等。如今有“千年盐都”美称的黑井镇已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成为知名旅游品牌。
(1)分析黑井镇存有较多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因。
(2)指出该地旅游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据报道,近几年印度尼西亚逐步限制镍矿以原矿的形式出口,这对我国镍矿进口造成明显影响。有关专家指出,中国相关企业应在印尼办厂,精炼后再销往国内。下图为印度尼西亚镍矿资源分布图。
(1)说明印度尼西亚限制镍矿石出口的主要目的。
(2)分析我国镍矿企业积极到印度尼西亚投资建厂的主要原因。(9分)
陕西省自然环境多样,历史悠久,西安(古称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图甲为陕西局部地区示意图,图乙为某野外考察组绘制的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秦岭的北坡出现多个三角形的山崖(如图),试说明其形成过程。
(2)秦岭山脉对气流具有明显的阻滞作用,分析其对南北两侧气候的影响。
(3)郑国渠兴修于公元前206年,西引泾水,东注洛水,穿行于渭北高原脚下,灌溉了关中平原4万余顷的田地。据图说明郑国渠选线的优越性。
(4)人类对河流的开发利用主要有灌溉、航运和水能开发等。某班学生对图示区域河流开发进行探讨,提出下列两种观点。请选择其一,判断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
观点一:渭河平原地区经济发达,交通运输量大,应大力发展渭河航运业,以缓解运输压力。
观点二:北部高原区地形坡度大,应大力开发水电,解决农村生活能源,保护高原区植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锯泥是石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石粉与水的混合物,我国北方某石材生产基地每年产生大量的锯泥,其堆放占用了大片土地,石粉质地细,难处置,大风时易满地飞扬,雨天则随雨水流入河道。近年来,某企业在该基地利用锯泥生产加气砖,加气砖质量轻,保温效果好,是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图为锯泥产生过程及利用示意图。
从资源、环境的角度分析该企业利用锯泥生产加气砖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