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地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2012年6月21日民政部公告宣布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三沙市,三沙市人民政府驻地位于永兴岛(约16050'N,112020'E),设立地级三沙市是我国对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行政管理体制的调整和完善。
材料二:下图为“三沙市管辖范围示意图和永兴岛鸟瞰图”。
(1)永兴岛属于 气候,冬季盛行 (填“方向”)风。受盛行风、台风和潮汐等影响, 灾害多发。
(2)三沙市成立的主要意义是
A.深入开展科学观测 | B.积极缩小城乡差距 |
C.加强海域行政管理 | D.应对海洋资源短缺 |
(3)填表回答永兴岛海域目前已利用的主要海洋资源类型及其利用方式。
主要海洋资源类型 |
利用方式 |
|
|
|
|
|
|
读“某城市地域结构示意图”,该城市地域功能分区有中心商务区、批发与轻工业区、低级住宅区、中级住宅区、高级住宅区。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名称。
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E___________。
(2)写出E功能区的判断理由。
(3)该城市地域结构体现了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背向发展的趋势。
根据我国1 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见下表单位:万人
全国总人 |
北京 |
上海 |
江苏 |
广东 |
湖北 |
甘肃 |
青海 |
|
1990年 |
116002 |
1082 |
1334 |
6706 |
6283 |
5397 |
2237 |
446 |
2000年 |
129533 |
1382 |
1674 |
7438 |
8642 |
6028 |
2562 |
518 |
材料二我国城镇与农村人口的百分比图。
(1)将广东省、上海市、湖北省、青海省1990年~2000年人口增长幅度由高到低排序。
(2)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表明,全国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人口增长速度并不均衡。自1990年以来,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人口增长较快。试分析这些地区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世纪90年代,我国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主要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部分地区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不同气候带下形成不同的自然带,图中反映了自然带的地域分异具有 和 两种规律。(2分)
(2)甲、丙两地都在近海地区,但降水状况差异显著。试从大气运动、地形、洋流作简要分析。(6分)
(3)简要分析丁地形成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3分)
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回答下面问题。
(1)土地租金高低取决的主要因素有( ) ( 注意:此题为双选题 )
A.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B.土地利用方式
C.交通通达度D.企业的支付能力
(2)市中心应为图中A.B.C中的 ;这里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应为 区,此处地租最高的原因是 。
(3)图中B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 区,原因是 。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城市人口容量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总量相适应。有人根据上海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估算出2010年、2020年和2030年上海常住人口容量(见下表)。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的加速,2010年上海常住人口已达2301.91万人,超过估算的人口容量。
上海市人口容量的估算(万人)
2010年 |
2020年 |
2030年 |
|
水资源限制的人口容量 |
1535.95 |
1705,68 |
1894.17 |
经济发展限制的人口容量 |
1460.99 |
1543.03 |
1596.84 |
综合常住人口容量 |
1788.5—1870 |
1841.5—1935 |
1894.5—2000 |
(1)读图甲,估算2010年上海的人口年龄构成并判断上海的人口年龄构成特征。
(2)根据上海2010年人口年龄构成,说明上海劳动人口数量特点,并分析其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3分)
(3)随着城市的发展,上海人口在地域分布上也有较大的变化。读图乙,描述1990年到2008年上海常住人口在不同区域的变化特征。(2分)
(4)运用影响人口容量因素的知识,从水资源和经济发展两个方面,分析上海今后提升人口容量可以采取的措施。(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