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2日我国首个跨省级行政区区域发展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2009-2020)》公布。根据规划,长三角将形成以上海为核心的“一核九带”空间格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长江三角洲“一核九带”空间格局示意图。
材料二 长江三角洲地区不同时期产业重心变化。
(1)请用线条将下列发展带与其发展重点进行相应匹配。
(2)试根据材料概况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重心变化的两个阶段性的特征并原因 。
(3)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重心的变化对该地区的影响是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表: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的比较(2002年)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全国 |
|
人均耕地面积(Km2) |
0.31 |
0.21 |
0.10 |
0.02 |
0.07 |
0.05 |
0.10 |
单位面积谷物产量 (kg/Km2) |
4916 |
5872 |
5870 |
7044 |
6207 |
6175 |
4885 |
(1)比较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差异,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2)比较黑龙江省的人均谷物产量与江苏省的人均谷物产量差异,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3)三江平原土地肥沃,但2000年国务院下令停止开垦,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所示的日期是______ ,太阳直射点直射________回归线。
(2)图中A点的时刻为_______ ,D点的昼长为________,
(3)图中A、B、C三点中,太阳高度大于00的是_______ ,等于00的是 _______ 。
(4)图中A、B、C、D四点中,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
角速度的对比是__________。
(5)图中A、B、C、D四点中,此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昼长由短到长的顺序是 ____________。
读某地实际大气中的风向图(图12),分析回答:
(1)图中箭头表示的含义是:①_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
(2)①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其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
(3)若无④,只受①、③影响,则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
(4)此图表示的地区在___________(南或北)半球,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图中M、N两地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箭头的方向,将各数字所代表的地质作用填入空格内:
属于高温熔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属于变质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外力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所属的岩石类型是,B所属的岩石类型是。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所示的日期是______ ,太阳直射点直射________回归线。
(2)图中A点的时刻为_______ ,D点的昼长为________,
(3)图中A、B、C三点中,太阳高度大于00的是_______ ,等于00的是 _______ 。
(4)图中A、B、C、D四点中,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
角速度的对比是__________。
(5)图中A、B、C、D四点中,此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昼长由短到长的顺序是 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