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完成以下小题
梁慬字伯威,北地弋居人也。慬有勇气,常慷慨好功名。初为车骑将军邓鸿司马,再迁,延平元年拜西域副校尉。慬行至河西,会西域诸国反叛,龟兹吏人并叛其王,而与温宿、姑墨数万兵反,共围城。慬等出战,大破之。连兵数月,胡众败走,乘胜追击,凡斩首万馀级,获生口数千人,骆驼畜产数万头,龟兹乃定。二年春,还至敦煌。会众羌反叛,朝廷大发兵西击之,逆诏慬留为诸军援。慬至张掖日勒。羌诸种万余人攻亭侯,杀略吏人。慬进兵击,大破之,乘胜追至昭武,虏遂散走,其能脱者十二三。乃至姑臧,羌大豪三百余人诣慬降,并慰譬遣还故地,河西四郡复安。慬受诏当屯金城,闻羌转寇三辅,迫近园陵,即引兵赴击之,转战武功美阳关。慬临阵被创,不顾,连破走之。尽还得所掠生口,获马畜财物甚众,羌遂奔散。朝廷嘉之,数玺书劳勉,委以西方事,令为诸军节度。
三年冬,南单于乌桓大人俱反。庞雄与耿夔共击匈奴奥鞬日逐王,破之。单于乃自将围中郎将耿种于美稷,连战数月,攻之转急,种移檄求救。慬将八千余人驰往赴之,至属国故城,与匈奴左将军、乌桓大人战,破斩其渠帅,杀三千余人,虏其妻子,获财物甚多。单于复自将七八千骑迎攻,围慬。慬被甲奔击,所向皆破,虏遂引还虎泽。三月,何熙军到五原曼柏,暴疾,不能进,遣庞雄与慬及耿种步骑万六千人攻虎泽。连营稍前,单于惶怖,遣左奥鞬日逐王诣慬乞降,慬乃大陈兵受之。单于脱帽徒跣,面缚稽颡②,纳质。会熙卒于师,即拜慬度辽将军。
明年,安定、北地、上郡皆被羌寇,谷贵人流.不能自立。诏慬发边兵迎三郡太守,使将吏人徙扶风界。慬即遣南单于兄子优孤涂奴将兵迎之。既还,慬以涂奴接其家属有劳,辄授以羌侯印绶,坐专擅,征下狱,抵罪。
会叛羌寇三辅,关中盗贼起,拜慬谒者,将兵击之。至胡县,病卒。
(选自《后汉书·卷七十七》,有删节)
【注】①北地弋居:东汉北地郡弋居辖地,在今甘肃庆阳宁县东部。
②稽颡:(音qǐsǎng)古代一种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表示极度的虔诚。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羌大豪三百余人诣慬降诣:到……去 |
B.会熙卒于师会:适逢 |
C.坐专擅,征下狱坐:犯了……罪 |
D.连营稍前,单于惶怖稍:稍微 |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梁慬“有勇气”的一组是 ( )
①乘胜追至昭武,虏遂散走 ②并慰譬遣还故地,河西四郡复安 ③慬临阵被创,不顾,连破走之 ④破斩其渠帅,杀三千余人,虏其妻子 ⑤谷贵人流,不能自立 ⑥慬以涂奴接其家属有劳,辄授以羌侯印绶
A.①③④ | B.①⑤⑥ | C.②③⑤ | D.②④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各羌族部落一万多人攻打亭侯、杀戮官吏的关键时刻,梁慬率兵进击,把羌人打得大败,能逃回去的有十分之二三。 |
B.按照诏令,梁慬应驻扎在金城,但当他听到羌人入侵三辅,迫近皇家园陵时,立即带兵出击,把羌人打得四处逃散。 |
C.庞雄、梁慬、耿种三部调集一万六千名步兵和骑兵,运用连接营寨逐渐前进的策略攻打虎泽,致使单于脱帽光脚,自绑请降。 |
D.梁慬在调发边兵迎接三郡太守时,因奖赏带兵接太守的南单于的侄子优孤涂奴,犯下奖赏不当罪,被捕入狱抵偿罪过。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慬被甲奔击,所向皆破,虏遂引还虎泽。
译文:
(2)会叛羌寇三辅,关中盗贼起,拜慬谒者,将兵击之。
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张九龄,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人。幼聪敏,善属文。年十三,以书干广州刺史王方庆,大嗟赏之,曰:“此子必能致远。”登进士第,拜校书郎。开元十年,三迁司勋员外郎。时张说为中书令,与九龄同姓,叙为昭穆,尤亲重之。九龄既欣知己,亦依附焉。
十三年,车驾东巡,行封禅之礼。说自定侍从升山之官,多引两省录事、主书及己之所亲摄官而上,遂加特进阶,超授五品。初,令九龄草诏,九龄言于说曰:“官爵者,天下之公器,德望为先,劳旧次焉。若颠倒衣裳,则讥谤起矣。今登封霈泽,千载一遇。清流高品,不沐殊恩。胥吏末班,先加章绂。但恐制出之后,四方失望。今进草之际,事犹可改,唯令公审筹之,无贻后悔也。”说曰:“事已决矣,悠悠之谈,何足虑也!”竟不从。及制出,内外甚咎于说。时御史中丞宇文融方知田户之事每有所奏说多建议违之融亦以此不平于说九龄复劝说为备说又不从其言无几,说果为融所劾,罢知政事,九龄亦改太常少卿,寻出为冀暂刺史。
初,张说知集贤院事,常荐九龄堪为学士,以备顾问。说卒后,上思其言,召拜九龄为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事。再迁中书侍郎。常密有陈奏,多见纳用。明年,迁中书令,兼修国史。时范阳节度使张守珪以裨将安禄山讨奚、契丹败衄,执送京师,请行朝典。九龄奏劾曰:“守珪军令必行,禄山不宜免死。”上特舍之。九龄奏曰:“禄山狼子野心,面有逆相,臣请因罪戮之,冀绝后患。”上曰:“卿勿以王夷甫知石勒故事,误害忠良。”遂放归籓。
二十三年,加金紫光禄大夫,累封始兴县伯。李林甫自无学术,以九龄文行为上所知,心颇忌之。乃引牛仙客知政事,九龄屡言不可,帝不悦。二十四年,迁尚书右丞相,罢知政事。后宰执每荐引公卿,上必问:“风度得如九龄否?”故事皆搢笏于带,而后乘马,九龄体羸,常使人持之,因设笏囊。笏囊之设,自九龄始也。
初,九龄为相,荐长安尉周子谅为监察御史。至是,子谅以妄陈休咎,上亲加诘问,令于朝堂决杀之。九龄坐引非其人,左迁荆州大都督府长史。俄请归拜墓,因遇疾卒,年六十八,赠荆州大都督,谥曰文献。(节选自《旧唐书·张九龄传》,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以书干广州刺史王方庆干:求
B.但恐制出之后,四方失望但:但是
C.唯令公审筹之,无贻后悔也贻:留下
D.故事皆搢笏于带故事:旧例,成法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叙为昭穆,尤亲重之B.常荐九龄堪为学士,以备顾问
悠悠之谈,何足虑也子谅以妄陈休咎,上亲加诘问
C.时张说为中书令D.常使人持之,因设笏囊
常荐九龄堪为学士俄请归拜墓,因遇疾卒
7.下列句子每三句编为一组,全都能表现张九龄有见识的一组是 (3分)
①此子必能致远②若颠倒衣裳,则讥谤起矣③守珪军令必行,禄山不宜免死
④常密有陈奏,多见纳用⑤笏囊之设,自九龄始也⑥荐长安尉周子谅为监察御史
A.①③④B.②④⑤ C.②③⑥D.③④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张九龄年幼的时候就聪明过人,十三岁的时候就因为文章写得好而得到了广州刺史王方庆的高度赞赏,王方庆预言他今后一定会大有作为。
B.开元十三年,皇帝东巡,举行祭祀天地的大礼,张说有权决定侍从皇帝登山的官员,他于是借机提拔了自己亲信的官员,张九龄给他提出建议,结果未被采纳。
C.张说掌管集贤院事的时候,常常推荐张九龄,认为他才能卓著,可以担任集贤院学士,皇帝认为他说得有道理,当时就同意任命张九龄为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事。
D.李林甫自己不学无术,因为妒忌张九龄的才能,所以用牛仙客的事情设计陷害他,结果张九龄上当,被罢免了知政事的职务。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为文中加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4分)
时 御 史 中 丞 宇 文 融 方 知 田 户 之 事 每 有 所 奏 说 多 建 议 违 之 融 亦 以 此 不 平 于 说 九 龄 复 劝 说 为 备 说 又 不 从 其 言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乃引牛仙客知政事,九龄屡言不可,帝不悦。
②九龄坐引非其人,左迁荆州大都督府长史。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商人诣阙讼褒授金纵贼,上遣使穷治之。
译文:
(2)周敏为人所谤,不付法司,悬即放免,臣之罪二也。
译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8-10题。
褒字孝整,便弓马,少有成人之量。年十岁而孤,为诸兄所鞠养。性友悌,善事诸兄。诸兄议欲别居,褒泣谏不得,家素富,多金宝,褒无所受,脱身而出,为州里所称。
及长,宽仁大度,涉猎书史。仕周,官至开府、北平县公、赵州刺史。及高祖为丞相,从韦孝宽击尉迥,以功超拜柱国,进封河间郡公,邑二千户。开皇二年,拜安州总管。岁余,徙原州总管。
有商人为贼所劫,其人疑同宿者而执之,褒察其色冤而辞正,遂舍之。商人诣阙讼褒受金纵贼,上遣使穷治之。使者簿责褒曰:“何故利金而舍盗也?”褒便即引咎,初无异词。使者与褒俱诣京师,遂坐免官。其盗寻发于他所,上谓褒曰:“公朝廷旧人,位望隆重,受金舍盗非善事,何至自诬也?”对曰:“臣受委一州,不能息盗贼,臣之罪一也。州民为人所谤,不付法司,悬即放免,臣之罪二也。牵率愚诚,无顾形迹,不恃文书约束,至令为物所疑,臣之罪三也。臣有三罪,何所逃责?臣又不言受赂,使者复将有所穷究,然则缧绁横及良善,重臣之罪,是以自诬。”上叹异之,称为长者。
十四年,以行军总管屯兵备边。辽东之役,复以行军总管从汉王至柳城而还。仁寿初,嘉州夷、獠为寇,褒率步骑二万击平之。炀帝即位,拜齐州刺史,寻改为齐郡太守,吏民安之。及兴辽东之役,郡官督事者前后相属,有西曹掾当行,诈疾,褒诘之,掾理屈,褒杖之,掾遂大言曰:“我将诣行在所,欲有所告。”褒大怒,因杖百馀,数日而死,坐是免官。卒于家,时年七十三。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性友悌 悌:敬爱兄长 |
B.遂坐免官 坐:因……犯罪 |
C.臣受委一州 委:托付 |
D.不恃文书约束 约束:限制 |
9.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元褒“有德行”的一组( )
①诸兄议欲别居,褒泣谏不得 ②元褒字孝整,便弓马 ③褒便即引咎,初无异词
④臣有三罪,何所逃责 ⑤以功超拜柱国,进封河间郡公 ⑥褒大怒,因杖百余
A.①③④ | B.①④⑥ | C.②④⑤ | D.③④⑤ |
10.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褒十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在几个兄长的抚育下长大。他对几个兄长很友爱,兄长们想分家另过,元褒哭泣劝谏,但没能阻止这件事。 |
B.元褒家中富有,但他不要家中财务,凭宽仁大度的性格和渊博的知识作了官,凭功绩破格提升为柱国,进封河间郡公。 |
C.元褒在审理商人被抢案中,处理失当,被商人告到朝廷,皇帝派使者调查此事,元褒承认自己的错误,事情澄清后,皇帝称赞他是“长者”。 |
D.辽东之役时,元褒果断的依法处理了贪生怕死、畏惧劳苦的西曹掾,但是被免了官,受到了不公正待遇。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8—11题
范文程,字宪斗,宋观文殿大学士高平公纯仁十七世孙也。其先世,明初自江西谪沈阳,遂为沈阳人,居抚顺所。文程少好读书,颖敏沉毅,与其兄文寀并为沈阳县学生员。天命三年,太祖既下抚顺,文寀、文程共谒太祖。太祖伟文程,与语,器之,顾谓诸贝勒曰:“此名臣后也,善遇之。”
太宗即位,召直左右。天聪三年,明围我师大安口,文程以火器进攻,围解。太宗自将略永平,留文程守遵化,敌掩至,文程率先力战,敌败走。以功授世职游击。五年,师围大凌河,降其城,而蒙古降卒有阴戕其将叛去者,上怒甚,文程从容进说,贷死者五百余人。
世祖(顺治帝)即位,命隶镶黄旗。睿亲王多尔衮帅师伐明,文程上书言:“中原百姓蹇离丧乱,备极荼毒,思择令主,以图乐业。曩者弃遵化,屠永平,两次深入而复返。彼必以我为无大志,惟金帛女子是图,因怀疑贰。今当申严纪律,秋毫勿犯,宣谕进取中原之意:官复其职,民复其业,录贤能,恤无告,大河以北,可传檄定也。”顺治二年,江南既定,文程上疏言:“治天下在得民心,士为秀民;士心得,则民心得矣。请再行乡、会试,广其登进。”从之。
上勤于政治,屡幸内院,进诸臣从容谘访。文程每以班首承旨,陈对称上意。尝值端阳,诸臣散直差早,上曰:“乘藉天休,猥图安乐,人情尽然。特欲逸必先劳,俾国家大定,其乐方永。不然,乐亦暂耳。”上尝命遣官莅各省恤刑,文程言:“前此遣满汉大臣巡方,虑扰民,故罢。今四方水旱灾伤,民劳未息,宜罢遣使。”上从之。文程论政,务简要,持大体,多类是。十一年八月,上加恩辅政诸臣,特加文程少保兼太子太保,文程疏谢,因自陈衰病,乞休。九月,上降温谕,进太傅兼太子太师,致仕。上以文程祖宗朝旧臣,有大功于国家,礼遇甚厚。文程疾,尝亲调药饵以赐;遣画工就第图其像,藏之内府;赉御用服物,多不胜纪。
圣祖即位,特命祭告太宗山陵,伏地哀恸不能起。康熙五年八月庚戌,卒,年七十。上亲为文,遣礼部侍郎黄机谕祭,谥文肃,御书祠额曰:“元辅高风。”
(节选自《清史稿·范文程传》)
8、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太宗自将略永平略: 攻取 B. 诸臣散直差早:“直”通“值”,值班。
C.上尝命遣官莅各省恤刑莅: 到 D. 文程疏谢谢:感谢
9、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部反映清朝皇帝对范文程器重的一项是
①太祖伟文程,与语,器之 ②每以班首承旨,陈对称上意 ③上降温谕,进太傅兼太子太师④赉御用服物,多不胜纪。⑤进诸臣从容谘访
A.①③⑤ | B.②④⑤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文程是清初著名的政治家,历经清太祖、太宗、世祖、圣祖等多朝帝王,颇受器重,官至太傅兼太子太师,死后加谥文肃,康熙帝亲自为他撰写祭文并御书祠堂匾额。
B.范文程是一位很有军事才能和政治远见的政治家,世祖初即位,他便向世祖上言进取中原,江南一平定,他又上疏开科考,广揽人才,受到嘉奖。
C.顺治是位勤于政务的皇帝,他常常到内院召集大臣谘商国事,范文程的奏对总是很合他的心意。
D.范文程退休后仍蒙清帝恩宠,他患病时,皇上曾亲调药饵赏赐他。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而蒙古降卒有阴戕其将叛去者,上怒甚,文程从容进说,贷死者五百余人。
(2)特欲逸必先劳,俾国家大定,其乐方永。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
吕諲,河中河东人。少力于学,志行整饬。孤贫不自业,里人程氏财雄于乡,以女妻諲,亦以諲才不久困,厚分赀赡济所欲,故称誉日广。开元末,入京师,第进士,调宁陵尉,采访使韦陟署为支使。哥舒翰节度河西,表支度判官。性静慎,勤总吏职,诸僚或出游,諲独颓然据案,钩视簿最①,翰益亲之。翰败潼关,諲西趋灵武,肃宗才之,拜御史中丞。所陈事无不顺纳。帝复两京,诏尽系群臣之污贼者,使三司处其罪,御史大夫李岘及諲领使。諲于权宜知大体不及岘,而援律过之,当时惮其持法,然以岘故,多所平反。
乾元二年,擢諲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知门下省。諲引妻之父楚宾为卫尉少卿,楚宾子震为郎官。中人马尚言者,素暱于諲,为人求官,諲奏为蓝田尉。事觉,帝怒,杀尚言,以其肉赐从官,罢諲为太子宾客。数月,拜荆州长史、澧朗峡忠等五州节度使。諲始建请荆州置南都,诏可。于是更号江陵府,以諲为尹,以湖南之岳、潭、郴……凡七州,隶其道。初,荆州长史张惟一以衡州蛮酋陈希昂为司马,督家兵千人自防,惟一亲将牟遂金与相忤,希昂率兵至惟一所捕之。惟一惧,斩其首以谢,悉以遂金兵属之,乃退。自是政一出希昂。后入朝,迁常州刺史,过江陵入谒,諲伏甲击杀之,诛党偶数十人,积尸府门,内外震服。
諲为治,不急细务,决大事刚果不挠。始在河西,悉知诸将能否,及为尹,奏取材者数十人总牙兵,故威惠两行。諲之相,与李揆不平,既斥,乃用善治闻。揆恐帝复用,即妄奏置军湖南非便,又阴遣人刺諲过失。諲上疏讼其事,帝怒,逐揆出之,且显条其罪。諲苦羸疾,卒,年五十一,赠吏部尚书。諲在朝不称任职相②,及为荆州,号令明,赋敛均一。其治尚威信,故军士用命,阖境无盗贼,民歌咏之。自至德以来,处方面数十人,諲最有名。荆人生构房祠,及殁,吏裒钱十万徙祠府西。 簿最:财物出纳的总账册。②任职相:称职的宰相。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厚分赀赡济所欲赡:赡养 B.而援律过之 援:引用
C.决大事刚果不挠挠:屈服 D.又阴遣人刺諲过失刺:打探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亦以諲才不久困②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B.①诏尽系群臣之污贼者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C.①素暱于諲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D.①逐揆出之,且显条其罪②存者且偷生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少孤贫的吕諲,学习勤奋,品行端庄。同乡富豪程楚宾欣赏他的才华,将女儿嫁给他,并不吝钱财资助,后吕諲果于开元末中得进士。
B.吕諲生性谨慎,勤于政务,在同事出游时仍坚持办公。但在审理投降叛贼的群臣时,却不如李岘懂得变通,执法过严,令人惧怕。
C.在朝廷辅政时,吕諲并不称职。他任人唯亲,岳父、妻舅均被委以重任,还因太监马尚言的请求任命马尚言为蓝田尉,终因用人失察被罢为太子宾客。
D.在地方执政时,吕諲不拘小节,但处理大事刚毅果断,知人善任,号令严明,恩威并施,治内太平,深受民众拥戴,荆人还为他建了生祠。
9.请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翰败潼关,諲西趋灵武,肃宗才之,拜御史中丞。
⑵惟一惧,斩其首以谢,悉以遂金兵属之,乃退。
⑶諲之相,与李揆不平,既斥,乃用善治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