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了解土壤微生物是否能分解农药,并尽快得出实验结论,有人用“敌草隆”(一种除草剂)进行了实验,取等量砂土分装于相同的两容器中,a组高压灭菌,b组不灭菌,下列有关事项肯定错误的是(    )

A.a组为实验组,b组为对照组
B.向a、b中喷入等量敌草隆,再置于同一温箱中培养相同时间
C.检测敌草隆消失的情况,预计a组敌草隆含量不变,b组敌草隆全部分解。
D.只用砂土,实验效果不如几种典型土壤混合后的好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利用生物净化原理治理环境污染 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炭疽杆菌的A基因含有A1~A6 6个小段,某生物学家分离出此细菌A基因的2个缺失突变株:K(缺失A2、A3)、L(缺失A3、A4、A5、A6)。将一未知的点突变株X与L共同培养,可以得到转化出来的野生型细菌(即:6个小段都不是突变型);若将X与K共同培养,得到转化的细菌都为非野生型。由此可判断X
的点突变最可能位于A基因的

A.A2小段
B.A3小段
C.A4小段
D.A5小段

某科技活动小组将二倍体番茄植株的花粉按下图所示的程序进行实验。

请根据图中所示实验,分析下列哪一项叙述是错误的

A.在花粉形成过程中发生了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B.花粉通过组织培养形成的植株A为单倍体,其特点之一是具有不孕性
C.秋水仙素的作用是在细胞分裂时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D.在花粉形成过程中一定会发生基因突变,从而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

下列有关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对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均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
C.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D.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促进染色单体分离使染色体加倍

褐鼠的不同基因型对灭鼠强药物的抗性及对维生素E的依赖性(即需要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维生素E才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表现型如表。若对维生素E含量不足环境中的褐鼠种群长期连续使用灭鼠强进行处理,则该褐鼠种群中

基因型
TT
Tt
tt
对维生素E依赖性
高度
中度

对灭鼠强的抗性
抗性
抗性
敏感

A.基因t的频率最终下降至0
B.抗性个体TT:Tt=1:1
C.Tt基因型频率会接近100%
D.基因库会发生显著变化

人类的每一条染色体上都有很多基因,假如下图表示来自父母的1号染色体及基因。若不考虑染色体的交叉互换,据下表分析他们的孩子不可能

A.出现椭圆形红细胞
B.是Rh阴性的可能性为
C.有能产生淀粉酶
D.出现既有椭圆形又能产生淀粉酶的类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