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是对土壤微生物开展探究恬动的三个案例,请在相应的空白处作答。
(1)案例I:探究落叶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是否发生腐烂(分解)。
设计思路:
组别 |
对照组 |
实验组 |
处理情况 |
不做任何处理的带落叶的土壤 |
处理过的带落叶的土壤 |
将等量的带落叶的土壤,用带有编号的相同的塑料袋分别包扎好,并埋在5cm深的土壤中 |
对实验组土壤应该进行__________处理,尽可能排除__________的作用。
(2)案例II: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
实验步骤:
①将取自农田的土壤制成土壤浸出液,放在烧杯中静置一段时间。
②另取两只烧杯,编号为A、B,放入等量的淀粉糊。在A烧杯中加入30 mL土壤浸出液,B烧杯中加入__________。
③在室温条件下放置7天后,从A烧杯中取20 mL溶液,分别加入A1和A2两支试管各10 mL;从B烧杯中取20 mL溶液,分别加入B1和B2两支试管各10mL。
④在A1和B1中加入碘液;在A2和B2中加入__________,并进行__________处理。
⑤观察各试管的__________,记录实验结果。
(3)案例III:探究土壤微生物中是否含有分解纤维素的细菌的实验过程中,应将土壤浸出液接种在以__________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并用__________(试剂)加以鉴别。
下图为某细胞结构模式图,请回答:
(1)此图表示_________细胞的__________(显微或亚显微)模式图。与人体细胞相比,该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 _________、[ ] 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2)易被碱性染料成深色的结构是[ ] _______,它主要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
(3)此细胞不会像人红细胞那样在水中会因吸水而胀破,这是[ ] ____________的作用。
(4)此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是[ ] ________,该结构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被誉为“动力车间”的结构是[ ]。
(5)控制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的“门户”是[ ],它是细胞这个基本生命系统的,它与细胞之间的交流有关。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A表示_________,D表示______。
(2)该化合物是由________个氨基酸分子失去_________水分子而形成的,这种反应叫做_____________。
(3)图中表示R基的字母是___________,表示肽键的字母是_____________。
(4)图中有______个肽键,有_______个氨基和______个羧基。该化合物由______种氨基酸组成。化合物水解成氨基酸的过程中需要________个水分子。
下图分别是蓝藻和衣藻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A B
(1)两者虽然在结构上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但是衣藻属于真核生物,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藻类有好多种,蓝球藻、团藻、颤藻、念珠藻中,不属于蓝藻的是___________。
(3)蓝藻细胞中含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种色素,也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属于_________ (自养或异养)生物。
科学家研究发现一种树突状细胞(DC细胞),在免疫反应中有强大的摄取、处理和传递抗原的功能。图示DC细胞参与免疫的过程,请回答问题:
(1)DC细胞能通过方式将外来抗原摄取入细胞内,将其分解;同时,免疫调节也可对付体内的异常细胞,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功能。
(2)DC细胞处理抗原后,细胞外出现特定的结构能与T细胞有作用的受体相结合,激活信号分子(S1、S2)从而激发T细胞出现免疫效应,此过程称为细胞间的。
(3)T细胞发生免疫效应时,它产生的可刺激细胞增殖分化;效应T细胞也能直接作用于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发生免疫。
(4)DC细胞的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医学,DC细胞免疫疗法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获取患者的DC细胞,经______技术体外增殖后,回输入该患者体内,提高清除抗原的效果。
在科学研究中,往往要把一个较大的课题分解成若干个小的子课题来分别进行研究。在“观察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这一研究性学习课题中,某小组同学选用生长素类似物吲哚丁酸(IBA)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生理状况相同的相同植物的三组带芽的枝条甲、乙、丙,每组10支
②将甲、乙、丙组枝条的下端分别浸泡在下表所示的溶液中,相同时间后,扦插在潮湿的沙土中,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
枝条 |
甲组 |
乙组 |
丙组 |
溶液 |
5×10-5g/mL的IBA溶液 |
5×10-1g/mL的IBA溶液 |
清水 |
③一段时间后,观察甲、乙、丙组枝条的生根情况,统计每组枝条的平均生根数量,绘制得坐标如下。据图回答:
(1)你认为他们的子课题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置清水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果是_______组枝条生根最多,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枝条生根最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