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质灾害分布示意图,该类地质灾害主要由外力作用引起。读图回答 下列问题。

(1)说出图中甲、乙地质灾害的名称。
(2)分析诱发该类灾害的主要人为原因。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12,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0分)

(1)此图表示热力环流示意图,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由低到高排序是 。(2)此图是三圈环流的中纬环流圈,丁地纬度是30°N,A的风向是

(3)如果此图表示海陆间大循环的示意图,环节C代表的是,人类影响最大的环节是(填代码)。
(4)此图表示中低纬太平洋环流模式图,该模式最有可能分布在(南或北)
半球,最有可能形成渔场的是(甲乙丙丁)地,洋流B对沿岸气候有
作用。
(5)此图表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C代表外力作用,那么甲代表的是,D代表的是作用。

读图11,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0分)

(1)此图所示的日期是
(2)图中B点的时刻为,D点的日出时间为
(3)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范围是
(4)图中A、B、C、D四点中,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这一天,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为
(5)图示时刻,北京时间是该日
(6)此季节,我国东部地区盛行风;长江流域河流水量较(大或小)。

(10分) 下图中①②③三条线分别代表北半球夏半年某日三地的太阳高度变化过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h为一已知量)

(1)①表示的地点是____________。
(2)三地中,刚出现极昼现象的是_________地。
(3)③位于②地的____________方向。
(4)该日②、③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数值H1为____________,H2为____________。

(10分) 2011年暑假期间,我国东南部某中学组织部分学生参加了地理夏令营活动。如图为某同学对某地区几天野外考察后绘制的该地局部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处是夏令营成员考察期间的宿营地选址,最合理的是____________处。
(2)由于绘图同学的粗心,图中M、N、P、Q四条等高线中有一条等高线数值被标错,请指出该条等高线(写出标示的字母)并给出正确数值。
(3)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介于____________米到____________米之间。

(14分) 如图示意某日昼夜分布状况,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地球扁率忽略不计。图中虚线为北极圈,相邻经线的经度差相等,此时D点地方时为6时。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此时格林尼治时间为0时,则C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
(2)描述图示季节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状况,并简要分析这种天气的成因。(1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