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区建立了“稻一鸭”共作的生态型农业生产体系(如下图所示),实现了稻、鸭的双丰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___,鸭属于____ 消费者,鸭粪便中的能量属于该生态系统食物网中_______体内的能量。
(2)此生态系统的建立实现了能量的_______和物质的_________。过去,羽毛加工厂通常将废弃的羽毛填埋于土壤中,利用土壤中的微生物将其分解。为了充分利用.废弃羽毛中的蛋白质资源,某研究小组欲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够水解羽毛角蛋白的细菌,他们应从___________的土壤处取样。
(3)研究人员尝试利用羽毛粉制成饲料添加剂,以替代鱼粉添加剂来饲养产蛋鸡 。请设计实验探究羽毛粉能否替代鱼粉作为饲料添加剂饲养产蛋鸡。
实验材料:养殖的蛋鸡若干只,含羽毛粉的饲料,含鱼粉的饲料。
实验步骤:
①将实验用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他饲养条件相同;
③观察记录、统计各组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及分析: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羽毛粉能替代鱼粉;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羽毛粉不能替代鱼粉。
马铃薯(2n=48)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但病毒的侵染会导致其产量大幅下降,培育抗病毒的马铃薯新品种是提高产量的有效方法。病毒复制酶基因(T)通常整合到受体细胞的9号染色体上,转基因抗病毒马铃薯植株基因型可表示为Tt。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Tt的马铃薯植株A,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组成情况如下图1。限制酶Swa l识别的碱基序列和酶切位点为 ATT↓AAAT。诸同答下列问题:
(1)上述抗病毒植株A的变异类型有 。植株A自交产生F1,F1为不抗病毒:抗病毒=1:1,则说明T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
(2)以植株A为母本,以正常的不抗病毒植株为父本进行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抗病毒植株B,其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2。分析该植株出现的原因可能有 。若以上述过程得到的植株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的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那么以植株B为父本进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其中得到的染色体数目异常植株占 。
(3)若图3中虚线方框内的碱基对被C—G碱基对替换,那么基因T就突变为基因t(不能控制合成正常的病毒复制酶)。从抗病毒植株B(图2所示)中分离出图3及其对应的DNA片段,用限制酶Swa I完全切割,产物中共有 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
(4)若从上述抗病毒马铃薯植株B自交所得某F1细胞中分离出其中所含的各种T(或t)基因有关区域,经限制酶Swa l完全切割后,共出现330、777、877和1654对碱基的四种片段,那么该植株的基因型有多种可能性,其共同特点是 。
下图为利用基因工程培育花卉的过程(字母代表相应的物质或结构,数字代表过程或方法)。请回答:
(1)花卉基因工程可细分为花色基因工程、花形基因工程、香味基因工程等,不同的基因工程所需要获取的________________不同。
(2)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是________,另外还有________、动植物病毒等。②过程不将目的基因直接导入受体细胞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外植体一般从受体植物的形成层处获取,原因是这部分细胞_____________。由外植体培养为转基因植株的③、④过程分别为________,该过程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____。
(4)人工种子就是以形成b之后得到的________、不定芽、顶芽和腋芽等为材料,经过人工薄膜包装得到的种子。
人们发现小型猪的器官可用来替代人体器官进行移植,但小型猪器官表面抗原仍可引起免疫排斥反应。如图为科学家将小型猪器官表面抗原基因(Anti)“反向处理”(Anti基因的模板链和reAnti基因的模板链碱基序列互补),并人工合成reAnti基因,转入猪成纤维细胞,做成转基因克隆猪的培育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使reAnti基因和Anti基因在转基因克隆猪的同一细胞内转录,应在人工合成的reAnti基因的首段连接 。
(2)图中转基因克隆猪不含有猪抗原的实质是reAnti基因抑制了Anti基因的 (填“转录”或“翻译”)。
(3)图中①、②过程涉及到的现代生物技术中,核心步骤是 。
(4)从猪中取出胎儿成纤维细胞,用 处理,然后进行分散培养。培养时,将培养瓶置于含95%空气加 的混合气体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5)过程⑤的细胞分裂方式为 。
(6)图中④、⑤、⑥过程涉及到的现代生物技术依次为 、
和 。
下图表示利用胚胎干细胞获得转基因小鼠的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所培养的细胞应取自囊胚的 。
(2)过程②中,提取的DNA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需用 试剂鉴定,基因转入前需要先构建 ,其目的是 。
(3)过程③称为 。由于动物细胞生活的内环境还有一些成分尚未研究清楚,所以需要加入 。
(4)过程④所使用的是 技术,进行该操作前需要对受体雌鼠进行 。
在培育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中,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常作为标记基因,只有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细胞才能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生长。右图为获得抗虫棉的技术流程。请据图回答:
(1)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主要包括四个步骤:目的基因的获取、______、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__________。
(2)A过程需要的酶有 和 。
(3)要把重组质粒导入土壤农杆菌,首先必须用__________处理土壤农杆菌,使土壤农杆菌转变为__________态;然后将 在缓冲液中混合培养完成转化过程。
(4)含有重组质粒的土壤农杆菌侵染离体棉花叶片组织后,将离体棉花叶片组织培养成再生植株要经过[C]_________________和[E]_________________。如要确保再生植株中含有抗虫基因,可在C过程的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
(5)目的基因能否在棉花植株体内维持和表达其遗传特性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这需要通过检测才能知道,检测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