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尺蛾白天停歇在树干上,一般为浅色,借助与环境相似的体色躲避鸟类天敌。在工业污染区,与非工业污染区相比黑色桦尺蛾的数量有增多的趋势。为证实两种体色的桦尺蛾是因环境而不同的,进行探究。记录、统计结果如右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假设:在工业污染区,黑色蛾数量占优势 |
B.将浅、黑色蛾分别释放到上述两区,然后诱捕、记录 |
C.工业污染区黑色蛾占优势;非工业污染区浅色蛾占优势 |
D.不同区域的树皮颜色不同,不同体色的蛾被捕食的概率不同,导致存活率不同 |
燕麦颖色受两对基因控制。现用纯种黄颖与纯种黑颖杂交,F1全为黑颖,F1自交产生的F2中,黑颖∶黄颖∶白颖=12∶3∶1。已知黑颖(B)和黄颖(Y)为显性,只要B存在,植株就表现为黑颖。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F2中,黄颖占非黑颖总数的比例是3/4
B.F2中,黄颖的基因型有2种
C.若将F1进行花药离体培养,预计植株中黑颖纯种的比例是1/4
D.若将黑颖与黄颖杂交,亲本的基因型为Bbyy×bbYy时,后代中的白颖比例最大
已知一批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种子,其数目之比为1∶2,将这批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种子数之比为
A.4∶4∶1 B.1∶2∶1
C.3∶5∶1 D.3∶2∶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规律;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以上科学发现的研究方法依次是
A.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 |
B.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法 |
C.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 |
D.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 |
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
B.垂体细胞中生长激素基因表达时其它基因则不表达 |
C.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
D.干细胞是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 |
如图表示某植物生长与温度的关系,由图可知
A.昼温为25℃时,植物生长最快的夜间温度是15℃ |
B.昼夜恒温条件下,当温度低于12.5℃时,植物将停止生长 |
C.昼夜恒温为25℃时,该植物利用的![]() |
D.昼温25℃、夜间温度为5℃时,一昼夜该植物没有有机物积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