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右侧家系图中甲、乙两种遗传病,正确的叙述是
| A.Ⅲ3个体不一定携带与乙遗传病相关的致病基因 |
| B.若乙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Ⅱ4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则Ⅲ3携带乙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2 |
| C.若甲、乙病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核基因)控制,且Ⅱ4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则两对基因中非等位基因之间一定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 D.若甲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该病对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生殖等影响很小,且在一个自由婚配的自然人群中其发病率为19%,则甲病患者中,杂合子约占18% |
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增加经济效益 |
| B.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实现了物质的多级利用 |
| C.用蛆蛹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运用了能量循环再生的原 |
| D.该生态工程的运转离不开人的管理 |
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 A.生态工程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
| B.“退耕还林” “退耕还草”属于生态工程的内容 |
| C.生态工程应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 |
| D.实施生态工程的目的是环境保护 |
下列关于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工程的主要目的是治理小流域的水土流失问题 |
| B.该生态工程运用了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以及工程学原理 |
| C.该生态工程针对不同的地形采取不同的措施 |
| D.该生态工程做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 |
一个现代牧场的建设不仅要注重不同牧草种类的合理搭配,还要对单位面积内的放牧量进行计算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这种做法体现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原理是
| A.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 B.物种多样性原理和协调平衡原理 |
| C.系统学与工程学原理 | D.整体性原理 |
有人认为转基因生物势必会打破自然界物种的原有界限,改变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会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破坏。下列哪项是对上述观点的完全反驳
| A.种植转基因抗虫作物,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
| B.种植抗除草剂农作物可以保护农田土壤环境 |
| C.重组的微生物在降解某些化合物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中间产物,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 |
| D.转基因生物不会改变生物原有的分类地位,充其量只能说明是具有某种新特征的同一物种,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