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把一块关玉献给子罕,子罕不交。献玉者说:“我把玉给工匠看了,他们认为是宝物,所以才献给你”。子罕回答: “你把玉当作宝.我把不贪当作宝。你把玉给我,那么你失去了玉,我失去了不贪的德,大家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不如我们各自保有自己的宝物。”子罕据玉的历史典故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 事物的价值是变化的因为其属性和功能具有不确定性
② 事物是否具有价值,取决于人们的价值判断
③ 人们的立场和需要不同,其价值选择就不同
④ 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A.勿忘国耻,居安思危 | B.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
C.团结统一,爱好和平 | D.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
今年秋季新学期开学,全国2.2亿中小学生将继续通过收看视频节目的方式,共上《开学第一课》,并以主题班会的辅助形式,思考“我们应该怎样爱国”。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爱国主义
①是中华民族精神核心
②是我国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③可以直接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
④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是具体的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2009年7月11日至12日,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长沙隆重举行。论坛形成的“共同建议”揭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在两岸文化交流合作中的核心地位,强调了文化和民族认同是凝聚两岸同胞共同意志的根基所在。两岸形成“共同建议”说明
A.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
B.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
C.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
D.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 |
清代学者叶燮说得好:“孤芳独美,不如集众芳以为美。”这表明
A.文化发展需要博采众长 | B.优秀文化必然代替落后文化 |
C.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不断创新 | D.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
2009年10月13日,中俄建交60周年庆祝大会暨中国“俄语年”闭幕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俄建交60年来,中俄加强文化交流,互办“国家年”和“语言年”,使两国传统友谊深入人心。两国互办“国家年”和“语言年”是
①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扩大了各自文化的影响
②文化融合的重要标志,代表着两国文化的趋同
③文化上相互学习、借鉴,以实现共同繁荣的重大举措
④文化上相互尊重、加深理解、密切合作的具体体现
A.②④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