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物块A、B之间系着一根轻弹簧,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物块A紧靠竖直墙壁。用水平向左的力F推物块B,使弹簧被压缩,最终物块A、B均处于静止状态。某时刻突然撤去力F,之后物块B和物块A、先后离开各自静止时所在的位置向右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撤去力F的瞬间物块B的速度和加速度一定为零
B.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之前,减少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物块B的动能
C.撤去力F后物块B的速度第一次达到最大值之后,物块A离开墙壁
D.撤去力F后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物块B的动能最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康普顿发现了电子 |
B.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
C.贝克勒尔发现了铀和含铀矿物的天然放射现象 |
D.伦琴发现了X射线 |
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 )
A.原子不可再分 | B.原子的核式结构 |
C.原子核还可再分 | D.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
静止在匀强磁场中的某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当它放出一个α粒子后,其速度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测得α粒子和反冲核轨道半径之比为44∶1,如图所示,则()
A.α粒子与反冲核的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B.原来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为90 |
C.反冲核的核电荷数为88 |
D.α粒子和反冲核的速度之比为1∶88 |
氢有三种同位素,分别是氕、氘
、氚
,则()
A.它们的质子数相等 | B.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
C.它们的核子数相等 | D.它们的中子数相等 |
α粒子可表示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α粒子原子核内有4个质子 | B.α粒子原子核内有2个中子 |
C.α粒子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 | D.α粒子实际就是He原子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