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上冶炼铝常用焦炭还原氧化铝 |
| B.CO2、NO2或S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
| C.光导纤维、聚乙烯、油脂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
| D.可通过加水吸收后再用半透膜渗析的方法分离PM2.5微粒与可溶性吸附物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除去MgCl2溶液中少量的FeCl3,可选用MgCO3 |
| B.稀硫酸中加入Zn粉,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 |
| C.能溶解氧化铝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HCO3-、SO42-、NO3-、Na+ |
| D.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H4)2SO4溶液和(NH4)2CO3溶液中NH4+浓度前者大于后者 |
在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2,发生反应2NO2(g)
N2O4(g)△H=-57kJ/mol,在温度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c两点的反应速率:a>c |
| B.a、b两点的转化率:a<b |
| C.a、c两点气体的颜色:a深,c浅 |
| D.由a点到b点,可以用加热的方法 |
下列事实能说明亚硫酸的酸性强于碳酸的是
| A.饱和亚硫酸溶液的pH小于饱和碳酸溶液的pH |
| B.亚硫酸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碳酸不能 |
| C.同温下,等浓度的亚硫酸氢钠和碳酸氢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的碱性强 |
| D.将过量二氧化硫气体通入碳酸氢钠溶液中,逸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 A |
常温下铜片插入浓硫酸中 |
无明显现象 |
常温下铜浓硫酸钝化 |
| B |
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 |
铁粉变成红棕色粉末 |
铁粉与水在高温下发生反应 |
| C |
将SO2通入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 |
溶液红色褪去 |
SO2具有漂白性 |
| D |
向某溶液中先加入稀盐酸,后加入氯化钡溶液 |
先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后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
溶液中存在SO4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和As属于第VA族元素,N原子得电子能力比As原子强 |
| B.族序数等于其周期序数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
| C.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交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
| D.Si、S、Cl的最高价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且酸性依次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