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铝溶于NaOH溶液:Al+2OH-=AlO2-+H2↑ |
B.铜溶于稀硝酸:3Cu+ 8H+ +2NO3-=3Cu2+ +2NO↑ + 4H2O |
C.碳酸镁中滴加稀盐酸:CO32-+2H+=CO2↑ + H2O |
D.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H++OH-=H2O |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向25mL沸水中滴加5-6滴稀的FeCl3溶液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
B.只用少量水就可鉴别Na2CO3和NaHCO3固体 |
C.用FeSO4、NaOH和盐酸等试剂在空气中可以制备较纯净的FeCl3溶液 |
D.用NaOH溶液和盐酸可除去MgCl2溶液中混有的AlCl3 |
如下图所示,△H1=-393.5 kJ•mol-1,△H2=-395.4 kJ•mol-1,下列说法或表示式正确的是
A.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
B.C(s、石墨)==C(s、金刚石) △H=" +1.9" kJ•mol-1 |
C.金刚石的稳定性强于石墨 |
D.1 mol石墨的总键能比1 mol金刚石的总键能小1.9 kJ |
化学反应的发生一般可通过现象加以判断。根据下列现象判断,其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①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铵后形成沉淀
②向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加盐酸产生沉淀;
③二氧化氮经加压冷凝成无色液体;
④溴水滴入裂化汽油中振荡褪色;
⑤硫酸铜粉末滴加少量水变蓝;
⑥活性炭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
A.①②③ | B.②④⑥ | C.④⑤⑥ | D.①②⑥ |
.生活中遇到的某些问题,常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A.“加碘盐”、“高钙牛奶”、“富硒营养品”等食用品中的碘、钙、硒是指单质 |
B.铝合金的大量使用归功于人们能用焦炭等还原剂从氧化铝中获取铝单质 |
C.医疗上进行胃部造影前,患者服用的“钡餐”是BaCO3等不溶于水的物质 |
D.“酸可以除锈”、“热的纯碱溶液去油污”,都发生了化学变化 |
已知:2CO(g)+O2(g)=2CO2(g) ΔH=-566 kJ/mol
Na2O2(s)+CO2(g)=Na2CO3(s)+1/2O2(g) ΔH=-226 kJ/mol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N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
A.1molCO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283 kJ/mol |
B.Na2O2(s)+CO(g)=Na2CO3(s)ΔH=-509 kJ/mol |
C.Na2O2(s)与CO2(g)反应放出226 kJ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2NA |
D.Na2O2和Na2CO3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