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常温下pH= 3的乙酸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c(CH3COO-)+c(OH-) |
B.加水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后溶液pH变为4 |
C.加入少量乙酸钠固体,溶液pH降低 |
D.与等体积pH=11的NaOH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Na+)=c(CH3COO-)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活性炭、SO2、Na2O2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原理不同。 |
B.同温同压下,两份相同质量的铁粉,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和稀硝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不相等。 |
C.将SO2气体通入BaCl2 溶液中至饱和,未见沉淀生成,继续通入NO2则有沉淀生成。 |
D.将足量Cl2通入NaBr、NaI的混合溶液中,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剩余的固体物质成分为NaCl。 |
鉴别NO2和Br2蒸气,下列实验不可行的是
A.溶于水 | B.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 |
C.通入AgNO3溶液 | D.通入到CCl4中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常温下,28g Fe与足量的浓硝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1.5 NA |
B.标准状况下,含4molHCl的浓盐酸与足量MnO2反应可生成22.4LCl2 |
C.3.2 g铜在硫蒸气中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
D.常温常压下,0.1 mol氖气含有的电子数为NA |
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第ⅠA族的元素都为金属元素 |
B.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
C.过渡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
D.周期表中有7个主族,7个副族,一个0族,一个VIII族,共16个族16个纵行 |
下列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①水玻璃 ②水泥 ③普通玻璃 ④漂白粉 ⑤Na2CO3·10H2O ⑥氯水 ⑦液氯 ⑧纯净的盐酸
A.⑤⑦ | B.①⑤⑦⑧ | C.①⑤⑥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