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阳,歼 -15 总负责人,2012 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他投身祖国航空事业 30 年来,秉持航空报国的志向,坚持敬业诚信、创新超越的理念,兢兢业业,攻坚克难,长年超负荷工作,带领工程技术人员完成了多个重点机型研制,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为我国航空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这种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的精神品格 ( )
①是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②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今时代的丰富和发展,是当代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③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和整体精神风貌
④是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新发展的动力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在出席中国人民抗战纪念大会前夕,面对日本某些政要罔顾历史真相而做出的质疑、批评与职责,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义正辞严地回应道:“回顾历史看看我们能得到什么样的教训非常重要,同时也应在吸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这就是我接受习近平主席邀请访问中国的原因。”潘基文秘书长的严正回应,从哲学角度说明了,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
①坚持客观真理,尊重历史事实
②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③吸取历史教训,着眼未来发展
④以历史真相为基础,统一做出价值判断和选择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从哲学角度看,“坚持共享发展”充分说明()
①全体人民都是我们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②实现共同富裕是发展的根本目标
③党坚持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④党自觉地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2015年10月5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和其他两位外国科学家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回答下列小题。“屠呦呦是第一个发现青蒿素对疟疾寄生虫有出色疗效的科学家,青蒿素能在疟原虫生长初期迅速将其杀死,在未来的疟疾防治领域,它的作用不可限量。”这段诺贝尔奖的颁奖词说明()
①人的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②人的思维有时能决定存在
③科学家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从传统中草药里找到了战胜疟疾的新疗法。她通过大量实验锁定了青蒿这种植物,但效果并不理想。屠呦呦因此再次翻阅大量医书,最终成功提取出了青蒿中的有效物质,之后命名为青蒿素。”这段诺贝尔奖的颁奖词启示我们()
①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
②探索真理离不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③人类实践有时离不开书本知识的指导
④实践取得成功最终必须借助书本知识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2015年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鲜明地提出要“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有利于
①激发我国人民的爱国情感,凝聚中国力量
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
③铭记历史教训、延续仇恨,避免再遭侵略
④完全抵制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分化的图谋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2015年9月26日,习近平主席首次访问联合国总部并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发表题为《谋共同永续发展做合作共赢伙伴》的重要演讲,向全球全面阐述了共同永续发展的新理念,并倡导世界各国共同永续发展的新理念,并倡导世界各国共同走出一条公平、开放、全面、创新的发展之路。这表明()
①中国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
②中国坚持同所有的国家发展友好合作
③中国致力于促进国家间的合作与发展
④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